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什么是番茄筋腐病?如何防治? 番茄

什么是番茄筋腐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症状:番茄筋腐病又叫条腐病。筋腐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褐变型筋腐病,另一种是白变型筋腐病。
褐变型筋腐病主要在果实的表面上出现局部的变褐,凸凹不平,果肉僵硬,果皮内的维管束变褐坏死。通常下位花序果实多于上位花序果实。
白变型筋腐病多发生于果皮部的组织上,病部有蜡样的光泽,质硬,着色不良。
发生原因:筋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灌水多和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发病较重。施肥量大,特别是氨态氮肥施用过多时,影响磷、钾肥的吸收,发病较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密植、强行摘心等,都很容易发病。同时发病与品种有很大的关系。
防治方法:选择不易发生褐变型筋腐病的品种。在栽培中要尽量避免日光不足、多肥、土壤供氧不足等现象。增强光照,稍稀植,氮肥适量,同时不缺磷、钾肥。在低洼地上的温室大棚要注意排水。

西红柿筋腐病又叫番茄筋腐病、条腐病、条斑病,是温室番茄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除轻微发病的果实外,均无商品价值。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症状。

筋腐病的症状主要是西红柿果实着色不均匀,有绿有红,就像是“花皮果”似的,等果皮发红的部位变软了,发绿的部位也红,吃起来味道也很差。果实皮绿色时看不出来,等果实皮色开始转红时就会出现这种“花皮果”。这种花皮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也就是筋腐病。[1]

1)选用不易发病的品种。

(2)合理密植,适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光照;加强温湿度调控,早春和晚秋注意保温,防止温度过低,夏季防止高温徒长;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采用膜下渗灌或滴灌,防止湿度过大,土壤板结,造成不良土壤环境

(3)合理温度、肥水管理,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水分过干过湿,营养元素施用不平衡等不良因素造成发病加重。在西红柿生长的前、中期注意防治蚜虫和粉虱,防止西红柿病毒病的产生,减少筋腐果的发生。  
保护地番茄施肥要轻氮少磷重钾补钙镁。施肥时氮磷钾钙镁要配施,在开花、结果盛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施肥应为基肥加追肥,以有机肥、蔬菜专用肥为主,合理配施化肥。另外.还要根据肥料中养分的含量和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计算施肥量,科学施肥。

(4) 平衡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在番茄盛果期要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叶绿素含量、施用光合微肥,增加光合产物产量以及向果实中的输送量。也可以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丰收一号( 甲壳丰、绿风95)+细胞分裂素。

(5) 避免多年连作 应实行轮作制,以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

(6)选用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品种,谨防病毒侵染

(7) 采用大棚栽培的番茄,棚内气温低于10℃时,应采取加温和保温措施;当棚内温度高于30℃时,需进行通风降温。大棚膜应选择透光性强的塑料膜,大棚番茄最好采用宽行栽培法,增加行间透光率,促进光合作用。大棚内还需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8)及时防治,当发现病情可立即喷施0.2%的葡萄糖和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提高叶片中糖和钾的含量,减轻危害。[2]

(1)选用抗病品种 佳粉1号、2号早丰等品种较抗病,可因地选用。

(2)合理施肥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方追肥,重病地块减少氮肥用量。生长前期喷施多元微肥,每隔15天1次,连续喷2~3次,在开花前喷含高磷高硼叶面肥,坐果后喷钾钙叶面肥每隔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3)科学浇水 浇水次数不要过多,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每穗果浇1次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