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定植5~6年后,要及时进行修枝。修枝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最好,修枝要适当,修枝切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伤口愈合,保证泡桐的正常生长。通过整形修剪,将假二叉分枝改造成为合轴分枝,从而形成高大的合轴主干形或圆锥形树冠,以利于成材,或形成良好的观赏效果。高干培育是加快泡桐生长、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材质规格的重要技术措施。其方法主要有抹芽法、平茬法、目伤接干法。
1、抹芽法培养高干
大苗、壮苗可用此法。春季新植苗木发芽后,侧芽萌发生长2~3cm时,在树木主干顶端选留1个健壮侧芽作为主干延长枝,让其继续向上生长,而将与其对生的另一个较弱的芽剥去,并剪去其上部瘦弱的芽和枝。为保证中心主枝的顺利往上生长,防止竞争枝的产生,要视情况适当损伤顶芽下的几对芽,或于夏季短截这些竞争枝,以削弱其长势。主干中下部萌发出来的新枝,一般受顶端优势控制较强,基本不致生长过旺,故不会对主干造成威胁,应留下不剪,以增加营养面积。在肥水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新梢通常可生长到2m左右。第2年仍按上年方法处理,只是选留主干延长枝的芽应处在头年所留芽的相反方向,以使主干逐步形成合轴向上生长之势。随后按冠高比要求,逐步疏除主干下部的主枝,注意均衡树势,逐步提高枝下高即可。苗期小苗的培育, 也常用抹芽法。
2、 平茬法培养高干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苗木较小,苗木质量较差,或干形不良,或由于病虫害生长不良,以及在城市绿化中,泡桐大苗栽植后受到损伤或生长不良时,常用平茬法。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达到培养高干的要求, 而且根系不受太大影响,生长发育较好, 切口愈合快而完全。
具体方法是: 在造林后连续进行2次平茬,平茬时间仍以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较好。定植后,选晴天将主干在靠近地面处用利刃截断。截面尽可能平滑,注意防止劈裂(过粗时,可以用锯)。平茬后要扒土晾茬3~4d,然后用土覆盖,封土厚度一般3~4cm。到春季就从基部长出1~2个枝条,待其长度达 10~15cm 时, 留 1 个方向好、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主干培养, 其余的剪除。只要肥水管理得当, 1 年可长高 4~5m。第2年冬, 泡桐根系已很强大, 如上年一样再进行第 2 次平茬。1 年后, 树高即生长达 5~6m, 达到用材高度, 且干形饱满通直。以后就靠树干上部的侧枝形成树冠, 促进树干的加粗生长。连续 2 次平茬的泡桐主干高比不平茬和 1 次平茬的, 要增加 1.0~1.5 倍, 胸径生长也有所增加。
3、目伤接干法
开始 3~4 年放任生长, 后发现树干分枝过矮, 而树冠内的侧枝上, 直立枝拥挤, 且与主干相距甚远, 不能接干。这时可用目伤接干法。
(1) 接干最佳年龄。泡桐定植后, 一般是经当年缓苗, 第2 年逐渐转入正常生长期。3 年后由于枝叶较多, 根系发达, 树木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因此, 定植 3~4 年的幼树,是接干的最佳年龄。过早,由于树弱, 接干芽不易萌发; 过晚, 则延迟成材时间。故掌握好适宜的接干年龄是目伤成功的条件。
(2) 选芽。春季发芽前 15d, 在树干最上部的侧枝上, 选择芽眼。在芽眼上边距芽 2~3cm 处, 用刀横开 2 条伤口, 深达木质部, 宽 0.8~1.0cm, 长为枝干周长的 1/3, 呈长方形。然后将目伤口内的树皮揭去, 露出木质部。
(3) 前堵。堵截部位一般以在目伤芽前方的对生枝处短截其枝条的先端较为理想。过近, 短截伤口太大,影响目伤芽的萌动, 同时失去拔水能力, 致使下方目伤芽生长不旺。如果堵截部位太远, 则因前方枝条拔水能力太强,养分流失多, 也不利于目伤芽的萌发生长。
(4)后截。目伤芽的后方直立枝, 因其长势旺, 优势较强, 是与目伤芽争夺养分的主要对手。因此, 在处理好前方枝条的关系后,必须对后方的竞争枝进行削弱,以集中向上运输养分, 供目伤芽接干生长的需要。其方法是将后方直立枝进行疏删, 以保证目伤芽萌发旺枝。
(5)疏除轮生枝。目伤后, 要检查树体上是否存在轮生枝。尤其是树干中下部的轮生枝,视情况疏除1~2轮, 或者在新干形成后分期除去,原则是要有利于接干枝的生长。
(6)抹芽。待接干芽萌发后,要选留1个与主干通顺一致,长势较壮的芽作延长枝,其余要及时抹除,以集中养分保证新干旺盛生长。
毛泡桐 的修剪可采用疏散分层形或抹芽高干法。
(1)疏散分层形 萌芽力强,以冬季修剪为宜。当幼树长到一定高度时,选留3个不同方向的枝条作为主枝,并对其进行摘心,以促进主干延长枝直立生长。如果顶端主干的延长枝弱,可把它剪去,由下面生长健壮的侧枝代替。每年冬季修剪各层主枝时,要注意配备适量的壮枝条,使其错落分布,以利通风透光。平时注意剪去枯死枝、病虫枝、内向枝、垂叠枝、交叉枝、过长枝和过密的细弱枝条。
(2)抹芽高干自然式卵圆形 苗木定植后,将主干齐地剪去,剪口要平整,并用细土将剪口埋住。到春季,则可从干基部长出1~2个枝条。待其长度达10~15cm时,留一个方向好、生长旺盛的作为主干,并疏除其余枝条。只要肥水管理得当,一年可长高4~5m。第二年冬,根系已很强大,如上年一样进行第二次平茬,树高1年生长即达5~6m,干形饱满通直,以后就靠树干上部的侧枝形成树冠,促进树干的直径生长。逐年剪除主干下部的主枝,以均衡树势。
要想获得主干通直、树冠大、荫浓的造型,可在春季苗木栽植后,当侧芽长出2cm左右时,选定一枚壮芽,在其上方将树梢头剪去,抹去另一个对称芽,而后抹去向下4对左右侧芽,再向下的侧芽应保留,当年即可长出2m左右的旺梢。依此类推,3~4年即可达到理想的高度。
春秋两季均可移植,但以春季为好。苗木可裸根移植,定植后应裹干或树干刷白以防日灼。平日管理粗放。较为普遍的病害是泡桐丛枝病,害虫有大袋蛾为害叶部,毛黄鳃金龟的幼虫食苗木根皮。
泡桐定植5~6年后,树冠扩大,为促进泡桐生长,要及时进行修枝。修枝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最好,修枝要适当,修枝切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伤口愈合,保证泡桐的正常生长。通过整形修剪,将假二叉分枝改造成为合轴分枝,从而形成高大的合轴主干形或圆锥形树冠,以利于成材,或形成良好的观赏效果。如果不作整形修剪,或修剪不当,就会严重影响主干的高度和材质。高干培育是加快泡桐生长、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材质规格的重要技术措施。其方法主要有抹芽法、平茬法、目伤接干法。
上一篇: 出生一月龄羔羊瘫痪的防制措施有什么?
下一篇: 芭蕾舞美苹果种植需要人工授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