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如何提高雏鸡质量?

如何提高雏鸡质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种鸡场的管理严重的污染鸡场环境是滋生繁殖病原微生物、霉菌的理想场所,应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1)提高雏鸡质量应从种鸡引种育雏开始,引进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有创效价值,发展潜力大的优良品种。保证育雏期不受白痢等遗传性疾病感染。

  (2)提高雏鸡质量。种鸡育成阶段也很重要,限饲程序必须得当,保证种鸡准时开产,防止鸡体过重,防止过多的蛋白质、亚麻酸和蛋氨酸的供给,产蛋期内提供营养全面,较平衡的日粮,注意饲料中钙、可利用磷、泛酸、锌、锰和维生素A、D2、B2、B12、E的含量平衡。

  (3)提高雏鸡品质,还要保证种蛋的清洁,不受鸡粪、蛋液以及外来因素污染,受污染的蛋、细菌已通过蛋孔进入蛋内,导致孵化时臭蛋死胚增加影响周围胚的正常发育。内外蛋勿混放,勿将地面蛋孵化,不能清洗、刮擦、干擦种蛋,不得雨水喷雾、弄湿种蛋,进入蛋库内应严格消毒,给以合理的贮存温度(12-28℃),库内湿度应保持在75%-80%,不得使种蛋出汗。

  (4)种蛋在运输途中防止小头向上码放,防止烈日直射和剧烈震动。

  2.孵化场的操作管理孵化场应执行严格的孵化工艺流程和卫生消毒制度,给以符合胚胎发育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是获得孵化成绩和优质雏鸡的前提。避免天然的、人为的以及机械用具携带病毒、病菌的可能性。

  (1)种蛋入孵前应严格剔除不合格种蛋,包括畸形蛋,过长过圆,过大过小蛋(蛋用型种蛋一般要求45g--60g,肉用兼用型种蛋为50g--65g),皱纹波形蛋、沙壳裂纹蛋,蛋壳或钝端粗糙蛋以及受鸡粪蛋液污染的蛋。码盘时要求全部小头向上。照蛋时还要剔除无精蛋、死精蛋、早期死胚、气室过大过小,气室游离,气室倾斜错位蛋,发育软弱和臭蛋。

  (2)孵化温度和湿度,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合理的施温能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和不合格雏鸡的减少。孵化温度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机器生产性能,种蛋品种以及种鸡的产蛋日龄而定,根据胚胎发育特征,做好看胎施温。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孵化初期,胚胎物质代谢处于低级状态,自身产生热能小,可给予较高的温度,孵化中期,物质代谢日益增强,需要平和的温度,到了末期,胚胎自身产生的热能较大,适宜较低的温度而且此时耗氧量巨增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3)孵化机内的消毒。种蛋贮存温度湿度与外界都有一定的差异,种蛋从蛋库内搬出极易凝聚水珠,这就给霉菌的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机内的消毒是必做的程序。消毒的时间可定在入孵10小时后、照蛋后和出雏30%后分3次进行,最好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3次的用量分别为120ml×60g/米3、80ml×40g/米3、40ml× 20g/米3第三次也可用过氧乙酸或福尔马林液体自然蒸发消毒。

  (4)孵化操作中的转蛋通风、凉蛋以及落盘时间合理都能有效地提高孵化成绩和雏鸡品质。

  (5)马立克疫苗接种前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注射器具的消毒,保证接种确实有效。

  (6)幼雏体温比成鸡低3℃保温性能差,抗病力弱,群居敏感性强,而且胆小,缺乏自卫能力。要求保证转运和运输时的温度,减少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