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低产茶园如何改造

低产茶园如何改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根据不同茶园生产状况应用的不同改造措施

1、土壤肥力差、土质差的在10-12月采用进行土壤改良,以客土方式改造,结合增施有机肥(亩用3000-3500公斤),油枯肥150公斤,培肥土壤肥力。

2、树势差的在秋茶后采用修剪(分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三种修剪方式)改树势,结合增施有机肥亩用3500公斤,油枯肥150公斤,以留养采摘培养树冠的技术方法。

3、对树龄长,树势差,产量比较低的茶园建议更新品种,以名优茶选用名山131,福选等新品种,采取隔行隔年更换的方式。

二、低产茶园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施肥技术 是低产茶园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基肥及其施用:一般在9-10月结合深耕施入,名优茶生产园应适当早施。基肥用量:茶园亩施有机肥1500-2500公斤,或饼肥100-150公斤,过钙25-50公斤,硫酸钾15-25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基肥要深施。在茶蓬边线缘垂直线下开沟,沟深20-30cm,如隔行开沟,每年要更换开沟位置。

2、追肥及其施用。追肥施于茶树的生长季节,以不断补充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新梢生长,达到持续高产目的。

①次数和时期:一般每年三次,早春应施催芽肥,施用时期2月上旬为宜,春、夏茶结束后,应分别进行 二、三次追肥。

②用量与分配比例:通过修剪技术改造后的茶园要重新蓄养茶蓬,亩施纯氮2.5-5㎏。通过重施有机肥措施改造的茶园,亩施纯氮15㎏以上。

春夏秋三次追肥的比例一般按4:3:3,或2:1:1分配,只采春夏茶不采秋茶的茶园可按7:3的比例分配。

③方法:施肥的部位与基肥相同,一定要沟施,及时覆土。

3、叶面肥 茶叶叶面追肥不受土壤冲刷、淋溶、生物固定等因素影响,可以在干旱或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结合灌水、治虫时作为施肥辅助措施。

浓度:尿素0.5-1%,过钙1.2%,硫酸钾0.5-1%,硫酸锌50ppm(百万分比浓度),硫酸锰0.01%,硫酸铜10-20ppm,一芽一叶开展时喷施效果最好。每次每亩用肥液50-100公斤,喷施时叶片正背面同时喷匀,特别注意叶背面喷施,一般叶背面吸收能力为叶正面5-6倍。

(二)修剪技术

根据茶树的树龄、树势、生长状况分别采取以下:

1、深修剪:一般每隔3-5年进行一次,秋茶或春茶后进行剪去树冠顶部10-15cm深的一层鸡爪枝,深剪后留养一季茶。

2、重修剪:适用于半衰老或未老先衰但主枝多数尚有一定的生活能力的茶树,一般在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剪去茶树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即离地40-50cm为宜,剪去生产枝层重剪后的茶园要留养1年。

3、台刈:适用树势已十分衰老,生产能力低下但树种品质良好的茶园。离地面5-10cm,砍去上部分,可在早春,春茶后或秋茶后进行。

(三)、改造后茶园的采摘技术

主要采用留叶采:采摘时不能一抓光,采摘芽叶,必须留适量新叶。留叶数量以树冠叶子相互衔接,见不到枝干外露为宜。留叶方法有分批留叶和集叶留叶。生产上多采用集中留叶,一般在夏茶或秋茶后期集中留养一批叶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1、抓好封园药和开园药环节。封园环节。封园药在秋茶结束施肥、修剪完成后进行,开园药在春茶开采前1个月进行,药剂选用45%晶体石硫合剂为宜。打好封园药和开园药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基数,减少病虫为害。

2、抓住防治适期用药。应在病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喷药。

3、合理轮换用药。将不同杀虫机理的农药轮换使用,可有效降低病虫抗药性,提高防效。

4、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5、禁用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农药。

6、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