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田 如何使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 棉花

棉田 如何使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缩节胺 既能降低棉花株高,减少果枝数和棉铃脱落,增加成铃数,又能有效地协调个体发育和群体发育的矛盾,提高光合效能,促进高产。一般在棉花生长期间可施用4次,第一次使用在蕾期,每667平方米用0.51克对水20千克喷雾,有控上促下,稳长增蕾。第二次在初花期,每667平方米用1.51克对水30千克喷雾,以防旺长增结铃。第三次在花铃期,每667平方米用34克对水30千克重点喷株冠、果节顶部,以调控株型生长。第四次是在进入吐絮期前有旺长趋势可重控,每667平方米用34克对水30千克封顶,以控晚蕾,缩短上部果节,防止无效果节增生和赘芽丛生。

(1)蕾期化控:根据种植方式和气候条件,蕾期用药的时间在刚开始现蕾到盛蕾或初花前。蕾期用药的浓度很重要,要注意一定不能过量,一般情况下应用缩节胺原粉0.5~1.2克/亩,对水量为每亩10~15千克。如果蕾期降雨较多、地力较高,棉株长势特别旺时,缩节胺用量可增加到1.5克/亩。蕾期喷施缩节胺时,药液量(对水量)宜少,要做到株株着药,均匀喷洒,个别长势较旺的棉株可适当多着药,长势弱的棉株则适当少着药。
(2)初花期化控:初花期的用药量较蕾期要多,每亩可用2~3克缩节胺原粉。因为群体较大,对水量也需增加,一般为每亩20千克。对初花期有徒长趋势的棉田,喷施缩节胺时不仅要做到株株着药,而且要让主茎和果枝的顶端都要着药。
(3)花铃期化控:如果花铃期只应用一次缩节胺,一般在打顶前后喷施,如果多雨,密度大,可增加应用次数,用量也较初花期更大,一般每亩可用3~5克缩节胺或更多,对水量也增加到25~30千克/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