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如何做好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

如何做好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该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感病,以幼苗期到抽雄前易感病。受侵染部位初期出现点条状褪绿斑点,严重时形成全株叶片褪绿斑点,呈“花叶条纹症”,病重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出苗后也成为发病中心。病毒主要靠毒蚜虫的扩散而传播。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适期播种,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锌肥。

3、及时防治蚜虫。玉米出苗前,做好麦田治蚜工作。

4、对玉米发病田,选用烯腺吗啉呱,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并抓紧发病初期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喷3次。最好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农家宝等其中的一种,效果较好。

1、选用抗病品种。

2、适期播种,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锌肥。

3、及时防治蚜虫。玉米出苗前,做好麦田治蚜工作。

4、对玉米发病田,选用烯腺吗啉呱,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并抓紧发病初期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喷3次。最好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农家宝等其中的一种,效果较好。

该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感病,以幼苗期到抽雄前易感病。受侵染部位初期出现点条状褪绿斑点,严重时形成全株叶片褪绿斑点,呈“花叶条纹症”,病重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出苗后也成为发病中心。病毒主要靠毒蚜虫的扩散而传播。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君实8号、大丰26、强盛16等。

3—4叶期逐田检查,拔除病株,减少田间毒源。

适期播种,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锌肥。

及时防治蚜虫。玉米出苗前,做好麦田治蚜工作。

对玉米发病田,选用烯腺吗啉呱,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并抓紧发病初期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喷3次。最好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农家宝等其中的一种,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