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临诊症状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病,病死率高。潜伏期短者5天~6天,长者21天~28天,平均18天~20天。
病初羊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嗽,流浆液性鼻涕。4天~5天后咳嗽加重,干咳而痛苦,浆液性鼻涕变为黏脓性,常黏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病羊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肺部叩诊有实音区,听诊肺呈支气管呼吸音或呈摩擦音,触压胸壁,病羊表现敏感、疼痛,呼吸困难,高热稽留,眼睑肿胀,流泪或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腰背起伏作痛苦状。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部分羊肚胀腹泻,有些病例口腔溃烂,唇部、乳房等部位皮肤发疹。病羊在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期多为7天~15天。
病变部位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有淡黄色积液,有时多达500毫升~200毫升,暴露于空气后其中有纤维蛋白凝块。病理损害多发生于一侧,常呈纤维蛋白性肺炎,间或为两侧性肺炎;肺实质硬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肺小叶间质变宽,界限明显;血管内常有血栓形成。胸膜增厚而粗糙,常与肋膜、心包膜发生粘连。支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肝脏、脾脏肿大,胆囊肿胀。肾脏肿大,被膜下可见有小点状出血。
防治
①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提倡自繁自养,防止病羊和带菌羊的引入或迁入。对从外地引进的羊,必须隔离一个月以上,经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②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
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羊栏舍坚持日日清扫,保持栏舍和羊只的干燥卫生,并坚持定期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消除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
④对发病羊群立即封锁,进行逐头检查,对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疗;对被污染的羊舍、场地、饲养工具和病羊的尸体、粪便等,进行彻底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⑤羊发病初期使用足够剂量的土霉素、氯霉素有效,也可使用磺胺嘧啶皮下注射。
上一篇: 牧草常见虫害的防治技术
下一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识别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