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枯病又称黑霉病(Black mold)主要危害茎和果实,亦可为害叶和叶柄。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也为害叶和叶柄。茎部出现伤口易染此病。病斑初为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上下扩展到全株,严重时病部变深褐色干腐,并可侵入维管束;果实染病时侵染绿果或红果。初为灰白色小斑块,后随病斑扩大凹陷变褐色,长出黑霉,引起腐烂。该病原菌产生的交链孢酸转移到植株上部后,可杀死叶脉两侧的叶组织,或叶面形成不规则的褐斑。病斑继续扩大时,叶缘卷曲,最后叶片干枯或全株死亡,别于早疫病。病原为真菌。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流水或滴水传播,高湿多滴水易发此病。
在病区,茎枯病菌的初次侵染菌源以土壤带菌为主。病菌以菌丝体及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在新棉区,种子带菌是病害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当棉籽发芽时或幼苗出土后,潜藏于种子内外的以及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孢子即能侵染棉苗子叶和幼茎。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菌产生大量的孢子,成为田间发病的菌源,并借风雨和蚜虫传播,造成再侵染。这样周而复始的多次侵染循环,就会构成大流行。
上一篇: 农机产品三包原则是什么?
下一篇: 肉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