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观赏园艺 > 其它观赏园艺 > 生石花的播种繁殖方法? 其它观赏园艺

生石花的播种繁殖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播种时间

一般春播在4月中旬以后,秋播在10月上旬最为有利。在冬季播种要注意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10-25度最好。

播种钵

播种盆最好使用瓦盆,瓦盆透气透水性好,土壤容易干,有利于种子发芽,其他的陶盆、紫砂盆等亦可,盆要用浅盆,土壤放入盆中厚度约10CM以下,盆上留边2-3CM。在冬季播种时为保持湿度,也可以用不透气的塑料盆等。

土壤

播种用土,应采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能好的土壤,我采用的土壤配置方法是:营养土4份:煤灰4份:沙子2份:草木灰1份:珍珠岩1份(要少)。一般情况不宜采用纯沙和无土栽培介质,因为生石花发芽后植株很小,没有营养物质生长不好,早期移植也操作不便。土壤要事先消毒,消毒后放进盆里,把盆用洇水法浸湿,等土壤完全浸湿后,放在通风状况下2-3天,这时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播种

播种前在土壤表面撒一层沙子,喷水将沙子喷湿。生石花种子十分细小,播种时要仔细均匀地撒在沙子上,也可以用干燥的细沙拌匀,撒在盆里。一般不要覆土,种子要播的适当密些,切不可在大盆里只播种几粒种子。播种后立即用玻璃片将盆盖上,白天气温高时,掀开玻璃片一角通风,下午盖严,保持湿度。播种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阴雨天气最好不播,播种后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发芽会推迟。播种后将花盆放在温暖湿润和能晒到阳光的地方,温度30度以上要遮荫。有人认为:播种期间有没有阳光无所谓,我认为还是有阳光比较好,虽然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没有阳光有时出苗也还比较好,但阳光有以下几点好处:

1、可以自然的增加温度,比人工加温要升温均匀,并且节约能源,这也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发芽,可以促进发芽;

2、太阳光可以抑制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在盆中生长滋生;

3、有利于水分自然蒸发,从而增加土壤中空气含量,实践证明,土壤一直过湿也不利于种子发芽;

4、种子发芽后更快地适应环境,不会因为光线的突然变强,使幼苗不适应,增加幼苗抵抗性,利于幼苗后期的生长。

种子一般10后即可以发芽,发芽后,要特别注意管理,才能很好的生长。

苗期管理

种子发芽后,可以将玻璃片逐渐除去,适应周围环境。不要立即浇水,等土壤表面干燥后才可以用洇水法浸湿土壤,等土壤再次干燥时再进行下一次浇水。要检查小苗根部是否暴露在土壤表面,如果是,要轻轻地将它埋到土里去。幼苗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而不强烈的环境,夏天要适当遮阴,温度高时,可用套盆法浇水,或在盆子下面放水盘,浇少量水在水盘里,使播种盆低部湿润即可。冬季要尽量多见阳光,盆土不可过于干燥,其他季节可粗放一点。施肥在种子发芽后1-2月后,才可以进行,肥要极淡,可当做浇水,用洇水法施肥。没有把握时请不要急于施肥,土壤中营养足够它生长一段时间了。

这样,在你精心照顾下,生石花用不了1年时间就可以长到黄豆大小,这时植株显得拥挤了,可以适当分盆种植,管理也同成年植株差不多了。

生石花以其奇特的形态、丰富多彩的花纹博得了众多多肉植物爱好者的亲睐,目前成为国内非常热门的多肉植物收集品种之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石花陆续引入我国,至今国内爱好者已经基本上获得了绝大多数原始种,尤其是近几年直接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引进的生石花种类更多,并且以杂交为主要途径的育种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无论是原种引种,还是基于杂交的育种都要求爱好者了解生石花的播中繁殖特点,以便获得较高的成苗率。目前国内大多数爱好者还都是以养护成年生石花为主,虽有意介入播种育苗,但其中难度颇大,也使得不少朋友打消了积极性。原因在于,生石花虽属多肉植物,但其播种育苗过程与仙人掌科、百合科等典型多肉植物还是有很大区别,其主要过程和要点如下:

1.亲本的选择与授粉

生石花的绝大多数品种都是秋季开花,只有“曲玉”等极少数品种是夏季开花。一般来说秋季最早开花的是“微纹玉”,随后是“花纹玉、花轮玉、朝贡玉、丽红玉、福来玉、紫勋、日轮玉、青瓷玉等”,接近尾声的是“兰型玉、太古玉和菊水玉”,不同栽培条件下品种的盛花期可能略有区别。总体上说,生石花的授粉应该尽量选择品种的亲缘关系近的作为父母本,这样获得的子代萌发率较高;若作远缘杂交则可能会导致种子出现锦化甚至无活性。对于个体而言,5年以上的生石花个体几乎都是良好的亲本,种子量可以达到几百粒(因品种而异)。同一植株的不同侧芽之间的授粉一般是不行的,应该选择不同来源的同种个体,所以在购买生石花的时候,刻意选择2株以上同类的植株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