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叶阐的为害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 水稻

水稻叶阐的为害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叶蝉俗名浮尘子,在我国各作物上主要有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棉叶蝉等十多种,可以为害水稻、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大豆、棉花、马铃薯等作物,主要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可使叶片枯卷、褪色、畸形,甚至全叶枯死。另外,该类虫还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形态特征成虫体长数毫米,形似蝉,体色有绿、白、黄褐等。头顶圆弧形,翅为半透明,革质,颜色、斑纹各异,成虫喜跳跃、飞翔,卵产于叶片背面或叶鞘组织上;若虫多5龄,体褐色、灰白、黄绿等色,3龄以后出现翅芽,跳跃性好。该虫多群集为害,受惊后可斜向爬行或跳跃飞开。成虫有趋光性。发生规律每年发生十数代不等,世代重叠严重,可以卵、成虫在植物皮缝、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便开始活动,适宜气温为20~30°C,北方多在5~6月份开始。气温高、天气阴湿有利于其发生为害,但大雨则可冲刷杀死大量虫口。因此,天气闷热时,要注意该虫的发展动态,预防灾情发生。由于其世代重叠,故为害高峰主要与天气有关。该虫可以进行迁飞,是病毒病的又一传播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毒,因此,对它的防治应是防治病毒病的前提。叶蝉在北方到10月份大秋作物收获后,便转移到冬麦等菜类作物为害一段时间后,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措施选用抗虫、抗病品种。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然后集中销毁。药剂防治:于若虫低龄,或成、若虫群集时喷洒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2%叶蝉散粉剂或5%西维因粉剂,每666.7米2用2~2.2千克,喷粉即可;也可用25%喹硫磷,40%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等药剂均匀喷雾(要喷到害虫体上),主要集中于叶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