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人工养蝎子注意什么? 其他家禽

人工养蝎子注意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温度:是影响蝎子生长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温度与湿度是相互影响的,温度越高时,水分蒸发快,湿度往往较小,室内撒水后,湿度增高了,而温度则随水分蒸发是不断吸收热量而下降,可见温度和湿度是相互对立的矛盾。温度和湿度这一矛盾并存往往会引出四种结果:低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前三者都不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后者蝎子活动量大,蜕皮快,发育好,所以,高温高湿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态环境。

2、湿度:湿度大小应与温度高低成正比,即温度较高时,湿度相应的大些。温度高了,若不及时加湿会出现干燥现象;湿度增大了,若不及时加温蒸发必然会出现高湿现象。在加温的同时,要经常观察湿度的变化,在增加湿度的同时要经常观察温度的变化,以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3、饲料:是蝎子营养物质获取的来源,如黄粉虫、土元、地鳖虫以及蚯蚓等都是蝎子的饲料,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饲料的多样性,切忌不可以忽视蝎子需求较少的营养成分。

4、科学饲养管理:养蝎子虽然不耗费较大的体力,但是需要日常的细心观察,日常管理的好坏以及饲养与是否养蝎成功有极大的关系。目前养殖技术也在逐渐研究当中,而且像蝎子对于生长环境温湿度变化要求较高,需要技术员不断总结养殖经验,随时观察记录蝎子捕食、饮水与蜕皮、产仔情况。随时注意温湿度变化,并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饲料的投喂工作,重视饲料多样性,为蝎子提供充足的营养。

5、消毒、疫苗的接种:像蝎池的消毒工作以及疾病疫苗的接种工作,都是养殖朋友需要注意与留心观察的,如果有条件,可以专门到大型养殖基地进行实际考察养蝎,总之养蝎是一项技术性养殖项目,在养殖的过程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总结才能保证蝎子养殖的成功与收益。


 1、蝎子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但如果有足够的鲜活昆虫(如地鳖虫、黄粉虫等)供应,它们就很少互相残食。因而饲料是个关键,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

  2、蝎子怕动又识窝,随意翻动它的窝,会使它受惊吓,而四处乱窜不归窝,不吃不喝,慢慢就会死去。

  3、蝎子一般在7~8月间产仔,如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产仔而流产,产出的小蝎也会被公蝎吃掉,不能繁殖足量的小蝎。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

  4、孕蝎产仔后,小蝎要爬到母蝎背上呆4~6天才能下来自己走动,小蝎不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是很难生存几天的。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 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5、5.小蝎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后,食欲大增,一天要吃一只小昆虫。而幼蝎捕食能力差,体力不如作为饲料的大黄粉虫等昆虫,而无法刺死昆虫,幼蝎便会互相残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小黄粉虫或其它小昆虫,幼蝎是很难长成成蝎的。

  6、蝎子不能飞,但极善爬行。因此,无论是盆养、箱养,还是池养、架养,都要在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贴好,不能让蝎子有机可逃。

  7、蝎子的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均在身体下部,因而最怕水浸。蝎窝下绝对不能有水沟水窝。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4~5 天就要换一次新水。如长期让蝎子饮变质的水,蝎子会得病死。

  8、蝎子有毒,敌害不多。但最可怕的是老鼠,夏天老鼠会抢吃黄粉虫或地鳖虫等饲料。冬天蝎子冬眠无防卫能力,老鼠就乘机大吃蝎子,很难防范,因此,防鼠害工作一定要做好

人工养殖蝎子应该注意四个方面

1、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般有以下3种:

A、盆养或缸养,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1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3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B、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40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不让蝎子逃出,薄膜要经常揩擦,保持干净和光滑,池内要堆积瓦片、石块、石砾,上盖土层,造成适合于蝎子栖息的洞穴,池内可以栽种杂草树木,蝎子的攀缘和钻缘能力很强,所以,建池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止蝎子逃窜。

C、室内养殖。可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约占整个区的1/3)。内放碎石块、瓦砾,在上面设计1个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地下5厘米,地上15厘米构成防逃墙。

2、繁殖

在自然界中,雄蝎依靠精夹传送精子给雌蝎,雌蝎接受精子后可连续产仔3-5年。蝎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蝎,7-8月,即将产仔的母蝎寻找-个合适场所,将梯状器向左右展开,从生殖孔陆续产出幼蝎,初产幼蝎的附肢内曲,尾部弯附于躯干的下方,外包白色黏液,米粒状,数分钟后,幼蝎的尾和附肢从黏液。

3、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4种。

A、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蝼蛄、蚊子、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B、捕捉小虫。菜青虫、蝗虫、、蜗牛、蝴蝶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它小动物;

C、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鼠肉、牛羊肉、兔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D、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4、饲养

分养是人工养蝎的-个重要环节。这样既可避免蝎子大小、强弱互相残食,又可根据不同龄蝎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仔蝎应注意防逃,因此时蝎子出逃能力最强。生长蝎处于-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应供给充足饲料。成蝎应注意雌雄比例,-般以1雄3雌为宜。分娩后要及时分离,以免成蝎食仔。

当外界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蝎子进入冬眠,冬眠区温度不要低于0摄氏度,因此,设计养蝎设施时要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若发现温度偏低,可在窑口或缸口覆上草帘以防蝎冻僵。冬眠区湿度应保持在15%左右。蝎全部进入冬眠区后,用木盖封严,防止老鼠进入,若防护不当,-冬之后有被老鼠全部食尽的可能。

蚂蚁是蝎子的主要天敌,在饲养场,应用猪骨诱集蚂蚁后消灭,还应防止蟾蜍、蜥蜴、鸟类和青蛙进入。

蝎又名 全蝎 、 全虫 ,既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4种。  

  捕捉小虫  

  菜青虫、豆丹、蝴蝶、蜗牛、蝗虫、蚱蜢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他小动物。  

  黑光灯诱虫  

  晚上用黑光灯诱捕夜蛾、蚊子、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人工育虫  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配制饲料  

  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兔肉、鼠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一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一般有以下3种。  

  盆养或缸养  

  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1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3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一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  

  池壁用砖砌成,高40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须粘牢,不让蝎子逃出。薄膜要经常揩擦,保持干净和光滑。池内要堆积石块、瓦片、石砾,上盖土层,造成适合于蝎子栖息的洞穴。池内可以栽种杂草树木,蝎子的攀缘和钻缘能力很强,所以,建池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止蝎子逃窜。  

  室内养殖  

  可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约占整个区的1/3)。内放碎石块、瓦砾,在上面设计1个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地下5厘米,地上15厘米构成防逃墙。  

  饲养  

  分养是人工养蝎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既可避免蝎子大小、强弱互相残食,又可根据不同龄蝎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子蝎应注意防逃,因此时蝎子出逃能力最强。生长蝎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应供给充足饲料。成蝎应注意雌雄比例,一般以1雄3雌为宜。分娩后要及时分离,以免成蝎食子。  

  当外界温度低于10℃时,蝎子进入冬眠,冬眠区温度不要低于0℃,因此,设计养蝎设施时要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若发现温度偏低,可在窑口或缸口覆上草帘以防蝎冻僵。冬眠区湿度应保持在15%左右。蝎全部进入冬眠区后,用木盖封严,防止老鼠进入,若防护不当,有被老鼠全部食尽的可能。  

  蚂蚁是蝎子的主要天敌,在饲养场,应用猪骨诱集蚂蚁后消灭,还应防止啮齿类、鸟类、蜥蜴、青蛙和蟾蜍进入。  

  繁殖  

  在自然界中,雄蝎依靠精夹传送精子给雌蝎,雌蝎接受精子后可连续产子3年~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