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是确定小麦播种量的原则。即根据每个地块的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定出该地块的产量指标,再根据预定的亩产量算出所需要的亩穗数,有了亩穗数再根据品种和播期算出所需要的基本苗数,根据需要的基本苗数和种子的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算出播种量。计算方法是:每亩播种量(千克)=亩基本苗数(万)×千粒重(克)×001/发芽率(%)×80%(田间出苗率)。
不同品种的分蘖成穗数和适宜亩穗数差别很大,播种量应有不同;播期早、冬前积温较多、分蘖多、成穗较多,基本苗宜稀,播量应适当减少,播期晚的相反;土壤肥力基础较高、水肥充足的麦田,小麦分蘖多、成穗多,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地力瘠薄、水肥条件差的麦田,分蘖少,成穗率低,播量宜相应增加。
第一,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或者易倒伏的品种,基本苗数不宜过高;第二,对于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由于土地肥力高,分蘖多,成穗率高,基本苗也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甚至有倒伏的危险;第三,如果播期较早,也应适当降低播量。
具体播量可根据不同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调整。每亩播种量(公斤)=每亩计划苗数(万)×千粒重(克)÷发芽率%÷田间出苗率%×0.01
注:田间出苗率为经验数据,一般按85%计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根据品种、地力、播期、管理水平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是确定播种量的原则。
第一,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或者易倒伏的品种,基本苗数不宜过高;第二,对于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由于土地肥力高,分蘖多,成穗率高,基本苗也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甚至有倒伏的危险;第三,如果播期较早,也应适当降低播量。
具体播量可根据不同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调整。每亩播种量(公斤)=每亩计划苗数(万)×千粒重(克)÷发芽率%÷田间出苗率%×0.01
注:田间出苗率为经验数据,一般按85%计算。
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亩穗数,再由每亩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然后,根据基本苗数、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量。
一般情况下,各类麦田适宜的基本苗为:精播高产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万~10万,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4万~18万。晚茬麦每亩25万~30万。独秆麦每亩40万~45万。稻茬麦每亩20万~25万。凡地力水平高、水肥条件好的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播种量的计算公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千粒重(克)÷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如每公顷计划基本苗数为225万株、种子的千粒重为40克、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为85%,则每公顷播种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225×40÷100×95%×85%=111公斤。折合每亩播种量为7.4公斤。(
“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是确定小麦播种量的原则。即根据每个地块的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定出该地块的产量指标,再根据预定的亩产量算出所需要的亩穗数,有了亩穗数再根据品种和播期算出所需要的基本苗数,根据需要的基本苗数和种子的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算出播种量。计算方法是:每亩播种量(千克)=亩基本苗数(万)×千粒重(克)×001/发芽率(%)×80%(田间出苗率)。
不同品种的分蘖成穗数和适宜亩穗数差别很大,播种量应有不同;播期早、冬前积温较多、分蘖多、成穗较多,基本苗宜稀,播量应适当减少,播期晚的相反;土壤肥力基础较高、水肥充足的麦田,小麦分蘖多、成穗多,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地力瘠薄、水肥条件差的麦田,分蘖少,成穗率低,播量宜相应增加。
不同品种播量不一,一般麦田以20万基本苗定播量。
上一篇: 金边瑞香的生长习性是什么?
下一篇: 石蛙肝脏有问题怎么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