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穴盘育苗技术操作方法? 其他蔬菜

穴盘育苗技术操作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育苗前准备
1、基质准备:基质配比为东北草炭∶珍珠岩∶蛭石=6∶2∶1,经充分拌和成基质,每立方米基质用300g多菌灵和1kg三元复合肥充分拌和消毒后,以待装穴盘用。
2、苗床准备:苗床平整后,每畦横放两排穴盘(要求每个穴盘要拼紧),穴盘中放入基质至2/3满。
二、育苗及苗期管理
1、播种:播于128孔穴盘,每孔1粒种子,播好后用播种基质均匀地覆盖好,并浇足水(浇水时尽量要求水滴细,最好呈雾状),上面再盖一层地膜。苗床上加小环棚,覆农膜。床温应控制在20~25℃,如晴好天气,床温超过30℃,应揭开两头农膜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烧苗或形成高脚苗。种子70%出苗后,揭除地膜。幼苗出齐后,白天揭除小环棚膜,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炼苗促壮,夜间覆盖小环棚膜,棚温控制在12~15℃。齐苗后及时喷恶霉灵3000倍一次。
2、出苗后肥水管理:晴天若苗床稍干,应及时补充水分(下午3∶30后停止补水,以保证入夜前叶面不积水),水分供给要适中。阴雨天原则不浇水,若遇基质太干,则可适当喷水,但量不能太多。齐苗后5天,看秧苗长势,若秧苗长势稍差,可用0.4%的复合肥浸出液追肥一次,追肥后,用清水冲洗玉米苗的叶片,以防止烧苗。
要检查玉米苗的主根是否扎出穴盘底,若扎出,要把穴盘移动一下,以阻止玉米苗根系扎入泥土中。等苗长至二叶一心时,及时定植。

1、穴盘选择和消毒:穴盘外形尺寸多为54.9×27.8cm,穴盘规格分别为72孔和108孔比较适宜,将苗盘放进稀释100倍的漂白粉溶液中(即1公斤漂白粉加99公斤水配制而成),浸泡8~10小时,取出晾干备用。

2 、基质配制:目前穴盘育苗的常用基质材料为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较多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1:1,还应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无机肥和有机肥,一般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2.6~3.1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15:15及10~15公斤脱味鸡粪等有机肥。基质PH值为5.8~7.0.

草炭由半分解的沼泽生植被,PH为3.8~4.5,质地细腻,透气性差,常与蛭石或珍珠岩混用。

基质消毒。

3、装盘:首先应该准备好基质,将配好的基质装在盘中,装盘时应注意不要用力压紧,因为压紧后,基质的物理性状受到了破环,使基质中空气含量和可吸收水的含量减少,正确方法是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盘都装满基质,尤其是四角和盘边的孔穴,一定要与中间的孔穴一样,基质不能装的过满,装满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

4、压穴:装好的盘要进行压穴,以利于将种子插入其中,可用专门制作的压穴器压穴,也可以将装好基质的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5盘一撂,上面放一只空盘,两手平放在盘上均匀下压至要求深度为止。

5、播种: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每穴一粒,避免漏播,发芽率偏低的种子每穴播2粒。

6、覆盖基质:播种后用蛭石覆盖穴盘,方法是将蛭石倒在穴盘上,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蛭石,覆盖蛭石不要过厚,与格室相平为宜。

7、苗盘入床:将已播种的育苗盘铺放在苗床中,及时用清水将苗盘浇透,浇水时喷洒要轻而匀,防止将孔穴内的基质和种子冲出,然后在苗床上平铺覆盖一层地膜,以防止育苗盘内水分散失。在覆盖地膜时,需在育苗盘上安放一些小竹条,使薄膜与育苗盘之间留有空隙而不粘结。也可在基质装盘后播种前将盘浸放到水槽中,水从穴盘底部慢慢往上渗,吸水较均匀,然后再放入苗床内。

8、苗期管理

移苗补缺:出苗后要及时将苗床上覆盖的地膜揭去,防止揭膜过迟而形成“高脚苗”。待子叶展开后就要立即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将单穴内多余的苗拔起移入缺苗的空穴内,同时将穴内多余的苗删除,缺苗移补好后,立即对苗床喷洒清水。

水分管理:穴盘内育苗的基质容量小,空隙度大,可吸纳的水分较少,苗床对幼苗供水的缓冲性小,稍有疏忽,极易产生失水现象,夏秋高温季节要在清晨和傍晚气候凉爽时及时喷洒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