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剖开鱼腹,患病较轻的鱼体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脓充塞肠管。病鱼离群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肠炎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菌感染可能来源于养殖水域的底层淤泥,鱼体摄食的浮游动物、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肉浆也有可能携带该病菌。流行高峰多发生在水温为25~30℃时。
疾病控制技术
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饵应用2~3%食盐溶液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0.1%鲜大蒜汁进行投喂;全池泼洒每立方0.5g二溴海因。
1 症状
病鱼离群靠近岸边独游,游动缓慢,食 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疾病早期,剖 开鱼的肠管,可见肠壁和食道局部充血发 炎, 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 少量食物,肠内黏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 全肠、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 差,肠内只有淡黄色黏液,血脓充塞肠 管。严重时更有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 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疾病早 期,肠上皮呈炎性水肿。
2 流行情况及危害
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 流行高峰在水 温25~30℃时。
3 防治方法
①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先溶于 水,滤掉残渣(以下均同),然后全池遍 洒,用量为1.05 g / m 3 。
②优氯净( 含有效氯56%) 全池遍 洒, 用量为0.53 g/ m 3 。
③全池遍洒五倍 子(要先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用量 为2.02 g/m 3 。
上一篇: 休眠期果树管理要点?
下一篇: 观赏花木应在什么时期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