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包衣或拌种。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
2、使用颗粒剂。玉米心叶期,在蚜虫盛发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内,或15%毒死蜱颗粒剂300~500克/亩,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
3、喷雾防治。苗期和抽雄初期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若发现蚜虫较多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000倍液等喷雾。
1、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玉米蚜的孳生基地2、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
玉米蚜虫俗名腻虫,蜜虫,危害玉米穗部,是内吸性害虫,主要通过吸取玉米的汁液妨碍玉米的生长,对玉米的危害极大,需重点防治。
玉米蚜虫一年发生10~20余代,玉米扬花期是蚜虫繁殖也是危害最厉害的时期,如果田间杂草比较严重,玉米蚜虫发生也比较重。
一般玉米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致叶片边缘发黄;发生在雄穗上会影响授粉并导致减产,被害严重的植株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秃尖较长。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除了播种前用吡虫啉拌种作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外,当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喷施化学药剂,吡虫啉、噻嗪酮、啶虫脒、氧化乐果等效果都不错。也可以利用七星瓢虫、寄生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玉米蚜虫好防好治,但因为蚜虫的繁殖和适应力很强,一旦发现田间有蚜虫零星发生,要抓紧防治,避免蚜虫大量发生。另外,清除玉米地杂草,消灭玉米蚜虫的繁殖环境至关重要。
上一篇: 红颊草莓避雨育苗繁苗率高吗?
下一篇: 秸秆还田的好处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