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用药拌种可以减轻发病。播前剔除变色、霉烂的种子并晒种,用适乐时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水0.1公斤均匀拌种5~8公斤,晾干后播种;或者用50%多菌灵100毫升加水拌种20公斤。花生齐苗后加强检查,发现病株后立即用药防治。花生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30%噁霉灵水剂800~1000倍液,或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喷淋茎基部,连喷2次,能有效控制开花下针期发病。对已发病的花生植株,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发病初期可每亩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20克,加“惠满丰”100克或其他多元微肥,加水60~75公斤对准植株基部均匀喷雾。每7天一次,连喷2次。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作种用的花生要在霜前及时收获,及时晒干,并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发潮变霉。播种前要精选无病种子,晒种2~3d,防治种子霉捂。 (2)合理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谷子等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 (3)深翻改土,增施农肥。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以消灭部分越冬病菌,施用腐熟肥料。凡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及牲畜粪肥,不能直接施用,一定要沤制腐熟,尽量减少菌源。 (4)加强田间管理。在花生生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苗早发。生长健壮,增强花生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拌种、浸种或喷雾。拌种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15%~0.020%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先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种子上,使种子着药均匀,边喷边翻动,拌后不可放置过长时间,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种子量的0.5%浸种,用水25~30kg,将药粉在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50kg种子浸24h,并翻动几次,使种子将药水完全吸干即可播种。喷雾的效果比浸种和拌种的效果差一些,但可作为预防花生苗期发病的一项补救措施。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克菌灵500~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于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基本可以抑制该病的扩展蔓延。
发病期治疗主要以灌根为主,叶面喷雾辅助。使用药剂多菌灵加恶霉灵灌根,同时在植株四周部位延伸使用,防止发病植株扩延。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托布津加50%多菌灵粉剂喷雾。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一次,或者发病初期喷1—2次,30%恶霉灵800—1000倍液喷雾或淋根,还可兼治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改善可选以下几种办法实施:1、土地深翻。多年重茬会导致病菌残留,建议在春季耕种前进行土地深翻,大约25-30公分左右。2、更换种子。由于农户多使用自留种子,种子抗病性也大大降低,可更换抗病性能较高地品种。3、种子处理。使用种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浸种。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或按种子量0.5%~1%药剂兑水配成药液浸种,以能淹没种子为准,浸泡24小时取出播种。4、农业防治。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将其带出田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
上一篇: 幼兔中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春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