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在幼叶及老叶上均可出现。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病斑中央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病斑常沿叶缘发展,连成片状,深褐色,随叶片变干,斑点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为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已被侵染的叶片逐渐变褐,很快死去并从植株上脱落。灰叶斑病症状基本上限于叶片,但是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也会在茎和叶柄部位发生。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远离大棚集中烧毁。适时放风降湿,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药剂防治
感病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喷雾,或用57.6%氢氧化铜干粒剂1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发病后可选择以下配方交替使用:①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喷雾;②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每隔7-l0天喷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3-4天喷1次,共喷2-3次。喷雾时注意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到。及时整枝抹芽,保证田间通风。对已发病的植株,及时清除病残体,将收获后的残株拉至田外集中烧毁。用药间隔期根据天气而定,如果阴雨连绵,隔5-7天喷1次药。特别是阴雨日连续4-5天,雨停后须立即喷药。如果天气晴朗,隔12-14天用1次药。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或浇水前后可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烟雾剂可选45%百菌清烟剂,每亩使用200-250克,傍晚用暗火点燃,施药后封闭棚室过夜。
番茄灰叶斑病是近年来新上升的一种番茄病害,已成为冬春茬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以为害叶片为主,环境条件适宜时,还为害茎秆和果实。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病斑中央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外缘有的具黄色晕圈。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
该病4月中旬始见于日光温室番茄,后在小拱棚番茄上也有发生。5月上旬调查,病棚率72%,病株率48.4%,病叶率12.3%。开始发病有中心病株,而后由中心病株向四周扩散蔓延直至整棚发生。单株发病往往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调查表明,不注意放风排湿、早期用药预防的棚室发病重,棚内梁柱下结露滴水多的垄行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追施有机生物肥。
2、注意通风,防止棚内湿度持续偏高。
3、采用65%代森锌(蓝标)可湿性粉剂或40%百菌清(赛艳)悬浮剂500倍液在病害未发或初发喷雾预防。以后隔一周再用一次。
4、发病后采用25%苯醚甲环唑加25%丙环唑(展靓)乳油1500倍液,或15%苯醚甲环唑加15%丙环唑(碧润)乳油1000倍液喷雾治疗。
上一篇: 配种期的狐怎样饲养?
下一篇: 焚烧法分为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