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型脓病。又称“细胞核多角体病”,是广西常见的蚕病,发病时期常见于4龄、5龄期,重病时狂躁爬行、体躯肿胀、体色乳白和体壁易破,常边爬边流出乳白色脓汁,因发育阶段不同还会出现一些不眠蚕、不结茧蚕、起缩蚕、高节蚕、脓蚕和黑斑蚕等症状。本病病原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小蚕期感染经3-4天发病死亡,大蚕期经感染4-6天发病死亡,温度愈高,发病死亡愈快。传染途径有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剪断蚕儿的尾角滴出乳白体液者,即可确诊为血液型脓病。
中肠型脓病,又称“细胞质多角体病”,近年某些蚕区有流行趋势。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群体不整齐、空头、起缩、体不转青白蚕色、不食或少食桑叶、下痢,排软粪、白粪、死前吐液等症状。胸腹部空虚似透明状、中肠大部分呈乳白色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上一篇: 甜椒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 大豆空秕粒原因及其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