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控温降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中午适量的打开棚膜,进行通风降温、降湿。通过通风调控棚内温度,使棚室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头刀韭菜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3℃,昼夜温差不能大于10℃,棚内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以下。注意应在棚室底口增加围裙,严禁底口放风。
2、加强管理。一要精选良种,播种时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二要施足底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料的施用量,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三要合理浇水,推广微管、滴灌或渗灌,切忌大水漫灌;四要注意适时适量的进行通风排湿、调温,减少叶面结露;五要在生长期内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韭菜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3、清洁棚室。韭菜收割后,要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将病株残体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防止病菌传播蔓延。结合收割后施肥进行中耕,疏松土壤,排除土壤水分,防止割茬感病。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在每次收割后,都要进行喷药防病。
1、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茎部也可受害。叶片发病时以下部叶受害较重。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点,在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稀疏霉层,小斑点逐步扩大成椭圆形,后期病斑愈合成大片枯死斑,导致半叶或全叶腐烂枯死,潮湿时枯死叶片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霉层。遇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容易诱发此病流行。
2、防治韭菜灰霉病,应加强田间管理,每割一茬韭菜,要彻底清除病叶,带到棚外深埋或烧毁,要注意棚内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物健康生长,增加植物抗病性。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大棚内湿度较大时,最好采用药剂熏蒸处理,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4~5处,于傍晚密闭大棚,点燃后关闭大棚。此法5~7天熏一次,连续处理2~3次。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农药之一进行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以上药剂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中韭2号、791雪韭、大青根等。
2、农业防治 选择高燥地块,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多施腐熟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扣膜后注意提高温度、降低湿度,适时通风换气。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和杂草。发病重地块与非葱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保护地还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进行熏烟防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韭菜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据报道,克霉1号、791雪韭、寒冻韭、竹杆青、嘉兴白根、铁丝苗、黄苗、中韭2号、金勾、汉中冬韭等品种发病较轻。棚室冬春茬栽培宜选用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休眠期居中、耐低温弱光、低温下生长速度较快、适合覆盖栽培的品种。
2.栽培防病病地停种韭菜、葱、蒜类蔬菜,实行轮作。收获后和扣棚前要彻底清除病残体。每次收割韭菜时都应把清出的病叶携出销毁。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扣棚后控制好温湿度,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棚内湿度,使之保持在75%以下。这些措施包括升温降湿,适时通风换气,适当控翩浇水,小水勤浇,勤中耕,松土散湿等。
栽培防病措施要因地制宜。据山东省寿光市经验,冬春茬棚室栽培韭菜,在扣棚前要搞好根株培养,扣棚后加强温湿度管理。日光温室韭菜栽培,采用育苗移栽养根。育苗床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每667平方米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 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40千克做基肥,精细整地,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然后做畦。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15克。幼苗期加强管理,及时除草,株高达15—20厘米时移栽。移栽地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优质圈粪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00千克,做成垄畦或平畦移栽。定植后以促进缓苗为主进行管理。立秋后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期应每隔5~7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氮肥2~3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以促进根茎膨大和根系生长。
在扣棚前清除枯叶杂草,并在土壤封冻前浇好冻水。扣棚后加强保温,加盖草苫,通过中耕培土提高地温。白天温度控制在18℃~z8℃,夜间8℃~12℃,不能低于5℃,要防止昼夜温差过大。高温高湿时易徒长和烂尖,并诱发灰霉病,超过27℃,就必须放风排湿。头刀韭菜收获前4~5天适当通风,收割后闷棚升温,以促进韭菜伤口愈合。每次浇水后要及时通风,使相对湿度低于80%。由于塑料温室保湿性强,割头刀韭菜前可不浇水,在2刀收割前4~5天浇水,水量根据棚内温度而定,温度高水量可大些,反之要小些,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要合理施肥,头刀韭菜收获后,每次浇水时追施1次化肥,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追肥后要及时放风,排除氨气,以免韭叶脱水烂尖。为防止韭莱被硝酸盐污染,一般不追施含硝态氮的肥料,每次割韭前15~20天停止浇水施肥。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韭菜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据报道,克霉1号、791雪韭、寒冻韭、竹杆青、嘉兴白根、铁丝苗、黄苗、中韭2号、金勾、汉中冬韭等品种发病较轻。棚室冬春茬栽培宜选用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休眠期居中、耐低温弱光、低温下生长速度较快、适合覆盖栽培的品种。
2.栽培防病病地停种韭菜、葱、蒜类蔬菜,实行轮作。收获后和扣棚前要彻底清除病残体。每次收割韭菜时都应把清出的病叶携出销毁。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扣棚后控制好温湿度,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棚内湿度,使之保持在75%以下。这些措施包括升温降湿,适时通风换气,适当控翩浇水,小水勤浇,勤中耕,松土散湿等。
栽培防病措施要因地制宜。据山东省寿光市经验,冬春茬棚室栽培韭菜,在扣棚前要搞好根株培养,扣棚后加强温湿度管理。日光温室韭菜栽培,采用育苗移栽养根。育苗床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每667平方米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 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40千克做基肥,精细整地,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然后做畦。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15克。幼苗期加强管理,及时除草,株高达15—20厘米时移栽。移栽地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优质圈粪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00千克,做成垄畦或平畦移栽。定植后以促进缓苗为主进行管理。立秋后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期应每隔5~7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氮肥2~3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以促进根茎膨大和根系生长。
在扣棚前清除枯叶杂草,并在土壤封冻前浇好冻水。扣棚后加强保温,加盖草苫,通过中耕培土提高地温。白天温度控制在18℃~z8℃,夜间8℃~12℃,不能低于5℃,要防止昼夜温差过大。高温高湿时易徒长和烂尖,并诱发灰霉病,超过27℃,就必须放风排湿。头刀韭菜收获前4~5天适当通风,收割后闷棚升温,以促进韭菜伤口愈合。每次浇水后要及时通风,使相对湿度低于80%。由于塑料温室保湿性强,割头刀韭菜前可不浇水,在2刀收割前4~5天浇水,水量根据棚内温度而定,温度高水量可大些,反之要小些,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要合理施肥,头刀韭菜收获后,每次浇水时追施1次化肥,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追肥后要及时放风,排除氨气,以免韭叶脱水烂尖。为防止韭莱被硝酸盐污染,一般不追施含硝态氮的肥料,每次割韭前15~20天停止浇水施肥。
河南、河北地区的管护方法基本与山东地区相同。河南有的地方在韭菜扣棚后,棚内白天保持20℃左右,夜晚保持5℃以上,扣棚初期气温偏高,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温。头刀韭收割后待新叶长到9~12厘米高,棚温超过25℃以上时放风。以后每割l刀都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韭菜在夏秋季要养好根,以提高抗病能力。夏秋季揭棚后,不施肥,少浇水,及时割除嫩花薹,防止植株过旺生长,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及时进行中耕,清除杂草,促进韭菜健壮生长。
3.药剂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异能(福美•异菌脲)水剂800~1200倍液,或40%灰霉无踪水剂(有效成分为嘧霉胺多菌灵)水剂800~12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菌清800~1200倍液(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或65%灰不怕(烟酰胺•嘧霉胺)水剂6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1次药,连续防治2—3次。
韭菜施药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用量,掌握药剂使用的安全间隔期,防止或减轻农药污染。
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施,选择无病苗移栽。
(2)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用《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施,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
(3)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进行《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
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奥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1、选用抗病品种,如黄苗、克霉l号、中韭2号、雪韭等。
2、要注意棚室内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物健康生长,增加植物抗病性。割韭菜后,要彻底清除病叶,带到棚外深埋或烧毁。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武夷菌素150倍液喷雾,或棚室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一250克或5%灭克粉尘剂每亩l公斤。以上药剂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大棚内湿度较大时,最好采用药剂熏蒸处理,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4-5处,于傍晚密闭大棚,点燃后关闭大棚。此法5-7天熏一次,连续处理2-3次。
应加强田间管理,每割一茬韭菜,要彻底清除病叶,带到棚外深埋或烧毁,要注意棚内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物健康生长,增加植物抗病性。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大棚内湿度较大时,最好采用药剂熏蒸处理,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4~5处,于傍晚密闭大棚,点燃后关闭大棚。此法5~7天熏一次,连续处理2~3次。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农药之一进行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以上药剂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上一篇: 飘香藤的花大而直挺,花茎可达多少厘米?
下一篇: 成年母羊应怎样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