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肥:每年应结合除草进行追肥。天门冬是一种耐肥植物,在生长期及时追施不同的肥料,产量会有明显的提升。天门冬种植的最关键环节是育苗、遮阴、肥水管理,每年施肥3次:农家肥、土杂肥、有机肥。天门冬在移栽后的第一年,一般移栽苗能够从移栽时的20厘米长到60厘米左右的高度。在移栽后40天左右追施第一次肥,苗长至20~25厘米左右时进行。追施稀薄的农家肥,农家肥和水的比例为1:2,每1/15公顷(1亩)施500~700千克,使植株生长势旺。以后每年的第一次追肥在3~4月。6-7月进行第二次追肥。此时植株能长到30-35厘米,每1/15公顷(1亩)施有机肥2500-3500千克。施肥时不要让肥料接触根部,应在畦边环形施肥,然后覆土,可使新块根重量增加。9~10月追施第三次肥。一般植株能到40~60厘米高,每1/15公顷(1亩)施土杂肥约3500千克,以利于植株越冬,使来年生长更加旺盛。施肥之后如雨水较多,就不用灌水。结合每次除草培土进行。天门冬生长前期,要施稀薄粪水2次~3次。后期宜施有机腐熟肥2次~3次,每亩施60担~80担,以利植株越冬,促使翌年生长更加旺盛和萌发更多新芽。据实践证实,天门冬植株育成藤蔓丛生,根块就会肥大而多,产量就越高。2.浇水排水:天门冬一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移栽后一个半月左右,浇水一次。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降雨情况,控制浇水量。土壤湿润度保持在50%~60%。如遇干旱,为了抗早保苗就要增加灌溉1~2次,否则一般不需要增加灌水。应定期维护天门冬种植地沟渠的排灌畅通。夏季南方地区遇有暴雨洪涝,要注意排水防涝。天门冬栽培的第二年生长缓慢,第三年生长加快,除间作高秆作物或经济类树种外,还可以根据当地地势情况,搭设支架。冬季种植气候较为干旱,植后要注意灌溉,保持畦面湿润,以利藤旺增产。
上一篇: 豆类蔬菜如何施用硼肥?
下一篇: 简析龟鳖养殖采光大棚高效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