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枇杷 > 枇杷黄毛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枇杷

枇杷黄毛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发生规律

该虫是以蛹在树枝或老叶背面茧内越冬。翌年4—5月有适宜环境时羽化为成虫,一般为20度最适合。浙江黄岩年发生3代,第1代在5—6月,批把春梢抽出后至采收前;第2代夏梢抽出后,一般在7-8月;第3代9—10月,秋梢油出后花蕾吐露前。一龄幼虫具有群集性,二龄开始分散为害,三龄以后食量大增。幼虫期15—31天,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或枝干上结茧化蛹,蛹期12—30天,越冬蛹期190多天。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一般是将卵产在嫩叶背面,卵期3—7天。该虫的主要天敌有姬蜂、茧蜂、金小蜂等。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 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虫源。

(2)必要时进行人工捕杀。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 幼虫初发时可喷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或8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