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2、铲除越冬病菌: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3、梨树喷药防治: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高科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4]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2∶200—240倍波尔多液;或70%大生M-45 800倍液进行保护。如已经发病可喷20%粉锈宁6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梨果锈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在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配方施肥。每生产100kg果实,需要施入纯N、P、K各1kg,同时适量补充铁、锌、硼、钙等微肥。果园行间种草或树盘覆草。开展人工授粉、蜜蜂传粉,使得受精充分。精心疏花疏果,选留果形端正、色泽光洁、果柄粗且长、生长在枝条两侧并有叶片遮覆的幼果。合理负载,盛果期树每亩产量控制在2500-3000kg。
2、精心修剪:在整形修剪上,对于改接的大树宜采用开心形,新栽的幼树也可采用纺锤形等树形。修剪要细致,并注意更新结果枝组,留壮枝结果,对细枝、弱枝、弱花芽和腋花芽一般疏掉,花枝应占总枝量的30%左右,对多余的花枝可进行破花修剪,以转化为翌年结果枝。
3、套袋前科学用药:由于幼果期是果锈发生的敏感期,因此,坐果后至套袋前应选择高效、对果皮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无公害杀菌杀虫剂,如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多抗霉素、吡虫啉等,喷药时雾化程度要细,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10时或下午16-18时进行,避开果面有露水的时候和烈日的中午。
4、幼果套袋技术:①套袋时问:在谢花后10-15天开始套袋,在第1次套小袋后40天,不去小袋,直接套大袋。也可只套l次3层纸袋,时间应在谢花后15-30天完成套袋任务。②套袋种类:套袋能阻止果锈的形成,最好购买正规纸袋。③严格套袋操作:套时袋要鼓起,果应在袋内悬空,袋口要封扎严密,以防大风甩落、透水、透药,果柄着锈,潜藏害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