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播种后20—25天,花芽开始分化时,应及时给予追肥一般每亩追施20—30%的稀薄人畜粪尿1500千克,并施入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4—5千克。然后每亩浇水20—40立方米。及时追肥浇水,可以显著增产。但是苗期施用过多的氮肥和浇水太多,会使菜豆植株茎、叶组织幼嫩并徒长,容易诱发病虫害。
随着菜豆的生长发育,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在结荚期的需肥量和需水量最大。蔓生种结荚的养分主要是从根部吸收的,有一部分是从茎叶中运转过来的。蔓生菜豆开花结荚期较长。矮生菜豆结荚的养分,由茎叶运转的大于根部吸收的。因此蔓生种比矮生种需肥量、需水量大,追施浇水的次数也要多。每次每亩追施50%人尿粪2500—5000千克,并且在开花结荚期重施追肥。一般蔓生菜豆追肥2—3次。开花结荚前,要适当控制水分蹲苗,如果干旱则浇小水。给菜豆浇水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当第一花序豆荚开始伸长时,随水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施用15—20千克。一般10左右浇1次水,隔一次水追施1次肥。每次每亩浇水量50—70立方米。
菜豆又叫芸豆、四季豆、架豆。是一种非常重要,各地普遍种植的豆类蔬菜。菜豆分矮生种和蔓生种,这里主要介绍蔓生菜豆的水肥管理。
搞好菜豆的水、肥管理,是菜豆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搞好水肥管理不仅能保证菜豆稳产高产,还能提高豆荚的商品性,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营养生长期的水肥管理:从菜豆出苗到开花结荚前的生长阶段中,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是这个时期的突出问题,管理上应以壮根壮秧为主,水分管理是协调矛盾的关键措施。菜豆的营养生长期对水分的反应很敏感,尤其是蔓生种过早灌水,会造成植株根系浅,茎叶生长过旺,花序生长发育不良和大量落花,即“涝萌花”现象,对早期产量影响很大。所以在开花结荚之前,要注意中耕、保墒、控制水分,以蹲苗。其目的是协调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防除杂草。一般在菜豆出苗后,浇一水,中耕1—2次以保墒,并控制浇水。开始抽蔓时,结合插架浇一水。第一花序开花期,一般不浇水,防止因浇水后枝叶徒长而造成落花;如土壤干旱,可在花蕾将要开放时,为供给花期所需水分浇一次小水,直至第一花序结荚至半大时再浇“开头水”。生产上掌握蹲苗期的指标是第一花序结荚至半大时,结束蹲苗期。因第一花序坐荚,表示植株已由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为主,植株基本定型,茎叶徒长的可能性减小,为使嫩荚迅速生长,需要供给充足的肥水。蹲苗不足,固然会引起徒长,造成落花现象,然而蹲苗过度,水分控制过严,植株上的花序也易发生落花,并且促使侧枝萌发,使植株生长郁闭,影响产量。随着菜豆嫩荚陆续采收,早期施用氮肥很重要,一般抽蔓前,用腐熟有机肥或优质复合肥穴施一次,以后随水追肥。
二、结荚期水肥管理:结荚期是菜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旺盛时期,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都很强盛,根、茎、叶是形成大量营养物质的基础,花、果是植株的营养中心,幼荚不断长大又不断孕蕾、开花,因此,要有充足的水肥供应,以保持叶片肥厚和一定的功能叶的叶面积,是保证持续高产的关键。
蹲苗期结束后,开始浇头水,以后水量逐渐加大,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采收期每采收一次灌一次水。可结合灌水,追施人粪尿或适量尿素等氮肥,以防止植株脱肥早衰,保证后期产量。
随着菜豆的生长发育,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在结荚期的需肥量和需水量最大。蔓生种结荚的养分主要是从根部吸收的,有一部分是从茎叶中运转过来的。蔓生菜豆开花结荚期较长。矮生菜豆结荚的养分,由茎叶运转的大于根部吸收的。因此蔓生种比矮生种需肥量、需水量大,追施浇水的次数也要多。每次每亩追施50%人尿粪2500—5000千克,并且在开花结荚期重施追肥。一般蔓生菜豆追肥2—3次。开花结荚前,要适当控制水分蹲苗,如果干旱则浇小水。给菜豆浇水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当第一花序豆荚开始伸长时,随水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施用15—20千克。一般10左右浇1次水,隔一次水追施1次肥。每次每亩浇水量50—70立方米。
上一篇: 如何预防幼龄果树根部失水?
下一篇: 什么是土壤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