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入伏以后玉米田间管理要注意哪些事项? 玉米

入伏以后玉米田间管理要注意哪些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入伏以后玉米处于拔节长穗期,拔节-抽雄之前历时30天,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并进,以雌雄穗分化发育为主。 
1.春玉米出苗-拔节以后常遇春旱,是否浇拔节水,视降水量的情况而定。在玉米需水关键期,降水量不能满足需要,经常遇卡脖旱的威胁所以春季保墒、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是保证春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套作玉米6月底7月初拔节雌雄穗分化需水量大,不一定时逢雨季,即使浇过春水,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失墒快。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灌溉是获取高产的必要措施。
2.灌好攻苞水: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介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如遇干旱必须浇水防旱、抗旱保证雌雄穗发育及以后生育期的需水,才能争取大穗获得高产。

上述时段若遇大雨,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若遇大风要培土防倒伏

防高温、防旱、防病虫。

注意防旱,适当增施有机肥。

一是注意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视墒情和苗情及时灌溉,满足玉米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避免形成“卡脖旱”。

二是注意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可以促粒增重。有脱肥迹象地块要视植株长势科学追肥,尽量采取玉米行间追施尿素,防止烧苗。

三是注意加强病虫监测。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易发生且防治难度较大,要在生长中后期抓紧喷洒一遍杀虫剂、杀菌剂,减少穗部病虫发生基数、减轻病害。重点防治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黏虫、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和叶斑病、茎腐病等病害。

四是建议玉米适时晚收。玉米收获时待籽粒基部黑色层出现,乳线基本消失,即达到生理成熟后收获,最大限度保证玉米籽粒充分灌浆和成熟,提高产量。

1是注意田间管理2是病虫害防治3是根据生长情况施肥

除草.防病虫.施肥.防高温.旱浇涝排.

1、苗期管理: 4-5片全展开叶或7-8片可见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呈壮苗苗架,为此应:1)蹲苗:保持土壤上干下湿,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2)防旱防渍:遇天气干旱造成土壤干旱要抗旱保苗。玉米苗期的渍水,低洼地出现芽涝的地块,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

2、拔节长穗期管理:灌好攻苞水: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介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如遇干旱必须浇水防旱。若遇大雨,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若遇大风要培土防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1)浇足抽穗扬花水,促进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防止茎叶早衰,争取穗多粒重。2)浇好灌浆攻籽水:灌浆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枯黄,植株早衰应施肥、浇水增加粒重。(3)排涝:因降大雨,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4)科学进行肥水管理,根据各生育期的特点进行,特别要注意攻穗的水肥管理,使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减少空杆。(5)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保证雌穗授粉完全减少秃顶和缺粒。

1、化控防倒:在玉米展开叶6叶期,通过喷施玉米生长调节剂,以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xml:namespace>

2、拔除小弱病株:田间出现的小、弱、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养分消耗和空秆。

3、重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尿素1416公斤、硫酸钾1214公斤。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处开沟深施,深度10厘米左右。已经带种肥播种地块可适量施穗肥。

4、防旱防涝: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要保证排水干道和田间排水系统畅通,雨后要注意防涝,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易倒伏地块,可中耕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快速发育,提高抗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