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的赤霉病药剂防治,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亩用25%赤霉清可湿性粉剂70克兑水60公斤左右,针对麦穗细雾喷洒。如遇雨天,应抢雨停间隙用药;遇细雨应该照常用药。雨湿天气用药,应适当提高施药的浓度,并在药液中混入“855”助剂20克
,以增加黏着力,确保药效。如在小麦灌浆初期仍以雨湿天气为主,必须进行第二次用药。实施这套方案,基本上可将赤霉病危害控制在1%以内的较低水准。
再者小麦扬花期用上述浓度的农药对小麦穗部喷洒,不会造成药害。但喷药的压力过高,雾滴过大,则会对花药和花柱造成机械损伤,影响授粉结实。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是抓好抽穗杨花期的喷药预防。一是掌握好防治时期,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有流行可能时,喷药时间宁早勿晚,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天,第二次用药。二是选用优质防治药剂。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 (禾果利)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 。三是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
上一篇: 白菜细菌性叶斑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 嫩扁豆食用时,为什么要充分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