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洋葱长出土后就幼苗发黄,不知道是什么病?用了好几种农药都没有效果,希望专家可以解答。
洋葱普遍发生病虫害有:
1、育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主要表现为出苗后,茎基部出现变色腐烂,湿度较大时出现白色菌丝,多为立枯丝核菌引起,有时出现种苗在苗床上大量连片枯死,多为猝倒病,主要由疫霉、腐霉等引起。
2、洋葱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叶片上产生长椭圆形、淡黄色斑点,后扩展为卵圆形淡黄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白色霉层。白皮品种易感病,红皮品种抗病。低温、阴雨、重茬地、地势低洼、过度密植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3、洋葱紫斑病:主要危害叶,发病初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并凹陷,随病情发展呈褐色或暗紫色椭圆形大斑,周围常具黄色晕圈,湿度大时长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具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霉状物,病部继续扩大,全叶变黄枯死或折断。发病严重时还危害鳞茎,导致鳞茎腐烂,组织变为红色或黄色,后转为黑色,鳞茎收缩。温暖多湿、蓟马严重发生的地块容易发生。
4、洋葱灰霉病:发病初叶上生白色斑点,椭圆或近圆形,直径1~3毫米,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潮湿时枯叶上生出大量灰色霉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5、洋葱软腐病:生长期和贮藏期发生,主要危害叶和鳞茎,生长期植株外层的1—2片叶基部产生水浸状、半透明病斑,随病情发展,使叶鞘基部腐烂软化并散发臭味,外叶倒伏,之后引起鳞茎软腐。借水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葱蓟马和种蝇也可传病,低洼地、基肥腐熟不充分造成烧根、收获期遇雨等均为诱发条件。
6、葱蓟马:虫体较小,仅1.5毫米,多在背阴处危害。成虫、若虫以挫吸式口器为害寄主植物的心叶、嫩芽,使寄主叶片形成许多长形黄白或灰白斑纹,叶片扭曲畸形。
7、洋葱种蝇:也叫根蛆,幼虫在5—6月间为害,蛀食鳞茎,引起腐烂或叶片萎蔫、枯黄,并引起软腐病的发生。
主要的防治方法:
1:苗床土要消毒,使苗床处于无菌状态,育苗时保持苗床适宜的湿度,并经常通风,立针期后,每7—10天,喷洒一次6.35%精甲霜灵、咯菌腈、(如适乐时,满适金等农药)40%甲基立枯磷、90%恶霉灵。
2:移栽前7天要加强练苗,并用上述杀菌剂加5500倍液芸苔素淋洒苗床后移栽,可提高移栽成活率及缩短缓苗期。
3:洋葱田要平整,不能有大的土块及积水,要用腐熟的农家肥,以减少根蛆的危害。
4:从5月底到7月上旬是蓟马、种蝇、霜霉病、紫斑病等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可用40%辛硫磷、40%毒死蜱等药剂进行灌根(防根蛆)。在蓟马发生初期用6%的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后再喷一次(防蓟马)。
5:从6月底到7月底,是灰霉病,紫斑病各种病害发生的主要时期,用精甲霜灵.百菌清、四霉素等叶面喷雾防治上述病害与其它叶面病害。
洋葱霜霉病 1.症状 病斑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呈倒“V”形。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鳞茎染病后变软,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 2.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90%三乙磷酸铝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800-1000倍液,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洋葱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等。 防治方法: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农业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进行无公害化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深翻晒垡40天以上,改良土壤,尽力消灭和减少土壤中残留病菌,减少侵染原。2、加强肥水管理,特别要注意适时喷洒“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能和适应能力。3、科学用药: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80%乙磷铝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甲霜灵锰锌或乙磷铝锰锌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700倍液、或绿乳铜800倍液、或特立克800倍液、或克霜氰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等。 紫斑病,在发病初期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1.5%扑霉灵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灰霉病,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速克灵3000倍液、或50%扑每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炭疽病,在发病初期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或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以上各防病药液均需掺加800倍中性肥皂粉并间隔掺加600倍“天达-2116”交替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均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
1
)黄矮病:育苗期、植株生长期均可发生。植株染病后,叶扭曲、叶面凹凸不
平,有黄色斑驳或黄色长条斑,严重时叶丛极度弯曲、全株矮化、萎缩。药物防
治:
发病初期喷施
20%
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药液,
亩施药液量
30
公斤,
或喷施
1.5%
植病灵乳剂
1000
倍药液,亩施药液量
30
公斤。隔
7
—
10
天喷一次,防治
2
次。
(
2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有淡色病斑,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霜。严
重时植株病叶呈倒
“V”
字形,植株发黄或枯死。
低温多雨、
排水不良,过分密植时
发病较重。药物防治:喷施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药液,或
64%
杀毒矾可湿
性粉剂
500
倍药液,亩喷药液量
30
公斤。
(
3
)紫斑病:在生产田主要为害叶。初为不渍状白色小点,后变淡褐色圆形或纺
锤形陷斑,继续扩大呈褐色或暗紫色,有黄色晕圈。病部有同心纹状的霉状物。
在
24
—
27
℃最易发病,连阴雨天、温暖多湿、缺肥时发病严重。药物防治:喷施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药液或
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药液,亩喷药液
量
30
公斤,每隔
7
—
10
天一次,连续
3
次
如无脓状水液,应该是真菌病害,买杀菌剂 最简单的石硫合剂。
上一篇: 绿豆如何留种?
下一篇: 仙人掌茎腐病怎么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