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钻心虫又叫豇豆螟,它蛀食豇豆的蕾、花和嫩荚,造成严重落蕾、落花和落荚。咬伤的豆荚,伤口虫粪黏湿发臭,豆荚畸形,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变劣。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成虫产卵在植株嫩叶部分,约5~7天孵化后蛀入豆荚内取食豆粒。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喷洒药剂很难将其杀死。
微生物农药防治 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白僵菌等防治钻心虫,不仅效果好,而且安全、无污染。施用方法:可于2龄幼虫盛期喷施Bt乳剂300倍液,或白僵菌300倍液,喷药要均匀细致。微生物农药不能与化学杀虫剂混用。
化学农药防治 化学防治可用21%增效氰马乳剂5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60%敌马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一般从豇豆现蕾开始用药,控制虫害。在豇豆成虫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效果也很好,方法是:以50%敌敌畏150克与25千克细土混匀,于中午气温较高时撒于土表。
豆角钻心虫的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扑杀或诱杀、成虫产卵在植株嫩叶上,孵化期5-7天。3龄以上幼虫钻入荚中蛀食,喷洒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加强肥水管理,使豆角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
喷药应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8-10时花苞开放时。谢花后豆荚10余厘米长时喷药1次,可杀死初孵幼虫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功夫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或4.5%的阿锐宝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的安雷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的锐宁乳油2000倍液,或40%的农斯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44%的速凯乳油2000-3000倍液。
上一篇: 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利与弊?
下一篇: 辣椒黄叶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