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二化螟防治措施有哪些? 其他禾谷类

二化螟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方法】

  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合理安排冬作物,晚熟小麦、大麦、油菜、留种绿肥要注意安排在虫源少的晚稻田中,可减少越冬的基数。对稻草中含虫多的要及早处理,也可把基部10一15cm先切除烧毁。灌水杀蛹,即在二化螟初蛹期采用烤、搁田或灌浅水,以降低化蛹的部位,进入化蛹高峰期时,突然灌深水10cm以上,经3一4夭,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会被淹死。掌握幼虫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的防治关键时期。在二化螟1代多发生地区,要做到狠治1代;在1一3代为害重地区,采取狠治1代,挑治2代,巧治3代。第1代以打枯鞘团为主,第2代挑治迟熟早稻、单季杂交稻、中稻。第3代主防杂交双季稻和早栽连作晚稻田的螟虫。生产上在早、晚稻分粟蘖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螟卵孵化高峰后5一7天,枯鞘丛率5%一8%或早稻每亩有中心为害株100株或丛害率1%一1.5%或晚稻为害团高于100个时,可用下列药剂:20%阿维·三唑磷乳油60一90ml/亩;40%吡虫啉·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一125g/亩;25%三唑磷·毒死蜱乳油80一100ml/亩;40%辛硫磷·三唑磷乳油60一80ml/亩;12%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乳油100一200ml/亩;46%杀虫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一75g/亩;30%敌百虫·辛硫磷乳油100一120ml/亩;30%敌百虫·毒死蜱乳油100一150ml/亩;36%三唑磷·敌百虫乳油150一180ml/亩;40%杀螟硫磷·敌百虫乳油100一120ml/亩;20%三唑磷·乙酰甲胺磷乳油100一125ml/亩;20%马拉硫磷·三唑磷乳油120一180ml/亩;2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80一100ml/亩;42.9%杀虫单·辛硫磷可湿性粉剂100一120g/亩; 35%三唑磷·敌敌畏乳油100一120ml/亩;30%敌百虫·乙酰甲胺磷乳油100一150ml/亩;20%阿维菌素·杀螟硫磷乳油70一90ml/亩;20.1%甲维·杀虫双微乳剂100一180ml/亩;24%杀虫双·毒死蜱水乳剂80一100ml/亩;20%杀螟硫磷·三唑磷乳油70一100ml/亩;30%三唑磷·仲丁威乳油150一200ml/亩;8000IU/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一400ml/亩;45%杀螟硫磷乳油45一55ml/亩;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40一60g/.亩; 48%毒死蜱乳油60一80ml/亩;25%唑硫磷乳油110一140ml/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一30ml/亩;20%哒嗪硫磷乳油75一100ml/亩;50%乐果乳油60一80ml/亩;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30一40ml/亩,对水50一75kg均匀喷雾。在水稻分蘖盛期,低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15%三唑磷·杀单微乳剂150一250ml/亩;12%阿维菌素·仲丁威乳油50一60ml/亩;15%杀虫单·三唑磷微乳剂150—200ml/亩;3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100一120ml/亩

水稻螟虫有三种,即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在我县以二化螟为害最大,因此主要介绍二化螟。二化螟的一生有成虫(飞蛾),卵、幼虫、蛹四个虫态。以幼虫蛀食水稻的叶鞘或茎,造成枯鞘、枯心或白穗,故又称其为钴心虫。

  二化螟的发生时期:一般一代在5月上、中旬危害早稻造成枯鞘(即俗称黄边)和枯心,二化螟在7月上旬危害中迟熟早稻造成白穗,危害中、晚稻的造成枯鞘或枯心。三代在8月中旬危害一晚造成白穗或危害二晚造成枯鞘或枯心,四代在9月下旬危害二晚造成白穗。

  二化螟是多食性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绿性,卵在苗期产生叶片上,拔节后产在叶鞘外侧,蚁螟常群集叶鞘上危害,三龄后逐渐分散蛀入稻茎,造成枯心、白穗及死孕穗。幼虫老熟后,在叶鞘或茎杆内下部化蛹。

  二化螟的发生数量的多少,主要由虫口基数,繁殖能力和死亡率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但又受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以及天敌等影响而有变化。

  二化螟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春天及时翻耕沤田,灌水灭蛹以减少越冬代的有效虫源。夏收后要及时夏耕,减少大田的有效虫源。要合理搭配品种减少桥梁田,利用有益生物(如青蛙、小鸭)等进行有效防治。药剂防治:如枯鞘丛率达到8%或每亩有枯鞘团40个以上,或者中心调萎虫份株达1%时,应立即用药防治。防治适期应在枯鞘(即黄边)较好,但未出现枯心或白穗时用药,用药种类有阿维?唑磷,阿维菌素,螟施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