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草菇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其他蔬菜

草菇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现把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通气不畅。草菇属好气型真菌,需要足够的氧气。如前期(播后1—3天)通风不好,即使后来通风及时,小菇蕾已发生生理性病变,难以长大而萎蔫。因此,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通风应是微风,避免强风直接吹到菇床上。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   
  二、缺少水分。草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若建堆播种时水分不足或采菇后没有及时补水;草被过薄保湿性能差,均会导致小菇萎蔫。播种后待菌丝长满形成针头菇前,如觉水分不够,可补一次重水;头潮菇结束后要补足水分,晴天草被要喷水,防止料内水分蒸发。   
  三、温度骤变。草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对温度有不同要求,一般结菇温度在30℃左右,当有寒潮或暴风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会造成气温剧降,使小菇蕾成批死亡。所以要注意天气预报,盛夏酷暑要选择阴凉场地堆料栽培,料上加盖草被并多喷水,堆上方须搭棚遮阴。   
  四、环境偏酸。草菇菌丝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当酸碱度在pH值6以下虽可结蕾,但难长成菇。采完头潮菇后可喷1%石灰水或5%草木灰水,以保持料堆的酸碱度在pH8左右。   
五、水温不适。草菇对外界温度极为敏感,气温、料温、水温三者应接近或持平,忌温差过大。但在栽培管理中,水温常被忽略。若喷22 ℃左右的井水或喷被阳光直晒达40 ℃以上的水时,到第2天小菇蕾会全部萎蔫死亡。因此,喷水要在早晚进行,水温在30 ℃左右为好。  
  六、感染杂菌,发生虫害。用已霉变的稻草等原料作培养料,在不清洁的场地栽培,会导致害虫大量发生,尤其是棉籽壳栽培草菇,螨类发生后料内的菌丝会很快消失,使床面幼菇全部死亡。在草堆内加3%茶籽饼粉或0.2%敌百虫溶液,能起到防治害虫的效果。草菇对农药很敏感,当菇蕾出现时,切忌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