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降雨是间歇性的,而作物对水分的需要是连续性的,所以土壤水分条件的好坏,起决定作用的是土壤的稳水性,即土壤满足作物生理需水的要求,稳定而均匀地供应水分。 据测定,每年3~10月作物生长期中,砂田耕作层土壤水分高于土田0.3~1倍,而且比较稳定,从而砂田作物水分条件优越,植株能良好生长,产量远远高于土田。 有关资料表明,小麦每生成500克干物质要消耗水分150~200千克, 而砂田小麦产量为土田的3倍,其消耗的水分亦相应为土田的3倍,这就说明,砂田供应了作物生长的大量水分。有农谚讲:“砂田能保墒,天旱心不慌。” 据群众的经验,在干旱年份,春季下10~15毫米的雨后,土田不能播种,而砂田春小麦能获全苗;土田无收获,砂田每亩仍能收50千克左右;土田稍有收成,砂田就能获得丰收。 砂田的蓄水保墒能力, 随着砂田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砂田越老,砂层含土量就越高,砂层就越容易板结,渗水能力就会相应减弱,蒸发量增大;同时,由于砂田土壤长期免耕,变得愈来愈坚实,土壤容重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也会降低。
上一篇: 犬经常发生那些疫病?
下一篇: 水产养殖户防治鱼病最有效的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