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耐抽薹品种:不同品种对低温和长日照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在对低温的感受方面,有的品种冬性弱,表现易抽薹;有的品种冬性强,不易抽薹。冬性弱的品种,幼苗稍小遭遇低温也有抽薹的危险;冬性强的品种,幼苗需稍大才能感受低温而抽薹。所以,在引种时应该选择对低温要求严格的品种。
2.适期播种和定植:由于洋葱属于绿体春化作物,只有洋葱秧苗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才能有效地通过低温春化阶段,在温暖长日照条件下才能抽薹开花。播种期和定植的早晚,直接影响着幼苗的大小。
播种早,幼苗生长期长,秧苗容易抽薹;晚播,幼苗弱小,耐寒能力低,越冬容易死苗,而且减产。因此,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必须把播种期安排在适宜范围内,既要使幼苗在冬前有足够的生长期,以期获得够大小的幼苗,而同时又不能使幼苗超过绿体春化所必需的临界大小。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适宜的播期在8月底~9月初,至11月下旬越冬前苗龄约90天,苗期约需10℃以上的活动积温1200℃~1400℃。幼苗达到3~4枚叶,苗高18~24厘米,假茎粗度不超过0.6厘米,可大大控制第二年春季抽薹率。
葱头秋季移栽要适时,早栽必将延长冬前生长期,导致秧苗过大而抽薹,一般苗龄40天,日平均温度15℃时为葱头的定植适期,由日平均温度15℃之日向前推40天,则为播种适期。
3.播种密度要适宜:播种过稀,营养面积过大,苗期追肥过多,都会使秧苗生长过大,因此,要掌握适宜播种密度,一般亩用种量4~5公斤,一亩秧苗可移栽8~10亩地。
4.加强春季返青后的田间管理: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都会通过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间接地影响花芽分化和抽薹。春季返青后,保持土壤肥沃、较高的氮素水平,植株花芽分化和抽薹晚;氮肥不足,土壤干旱,容易使秧苗生长瘦弱,而发生先期抽薹。因此应该加强返青后的水肥管理,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进行追肥,以促进返青发棵,并分别于叶部旺盛生长期、鳞茎膨大始期和盛期浇水追肥,保证鳞茎持续膨大生长,才能抑制花芽分化和抽薹,提高产量和效益。
防止洋葱先期抽薹的措施选用冬性强、对低温反应迟钝、耐抽薹的优良品种。这是控制先期抽薹的重要措施。要尽可能选择北方型品种,一般红皮洋葱比白皮洋葱未熟抽薹少。引种时,一般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不易发生抽薹,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则容易发生抽薹。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定植期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是防止洋葱先期抽薹的最有效的措施。早播,冬前幼苗易形成能通过春化的大苗,开春后抽薹率高。但播种太晚,幼苗过于细弱,降低抗寒能力,并最终影响产量。适时播种,幼苗较小,翌春不会先期抽薹。严格控制苗期肥水冬季以前,不宜施肥过多,后期薄施肥水,使幼苗健壮生长。对较大的幼苗,控制灌水施肥。春暖后,加强肥水管理。如已有抽薹的,可用摘薹的办法,当薹的膨大部分露出时摘去,也可得到一定产量。掌握适宜的播种量一般保持苗床内单株营养面积为4~5平方厘米,防止秧苗密度过大而生长细弱,也可防止因营养面积过大而形成大苗。用激素控制抽薹用0.25%的乙烯利或0.16%的青鲜素在幼苗期或花芽分化后进行喷洒,对抑制先期抽薹有一定作用。
下一篇: 塑料大棚番茄新法整枝栽培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