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羊传染性脓疱病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防治?

羊传染性脓疱病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临床症状 潜伏期4--7天,病初在口唇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点,并很快形成芝麻粒大的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硬痂逐渐扩大、增厚、干燥,1---2周内痂皮脱落而愈合。严重者病变向颊部扩展,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逼供内融合成大面积的污秽痂垢。痂垢下伴以肉芽组织增生,使得口唇肿大外翻,呈桑葚样突起,严重影响病羊的采食,导致病羊逐渐消瘦、衰弱,甚至死亡。病程可长达 2--4周。

治疗 轻症病例不须治疗,约经1---2周即可痊愈。但为了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采取对症治疗。对重症病例,除了口腔局部用药外,还要进行全身用药治疗。口轻可用0.1%明矾溶液、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用碘甘油涂抹。全身用药以消炎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我们在临床上多采用青霉素、病毒灵、维生素B2等药物肌肉注射。对于长期采食困难或不能采食,体质较弱的羊只,可配合静脉注射葡萄糖、ATP、维生素C、氨基酸等营养强心。同时加强对环境和场地的消毒工作。

防治

1 加强羊群的防疫、检疫工作 : 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和畜产品,如必须引进时,应隔离检疫,2--3周后未发现疫情,并经彻底消毒后方可引入.每年定期给羊群注射传染性脓疱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目前,我区80%的羊场还没有把本病的预防注射工作纳入日常计划,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防止皮肤黏膜的外伤,特别是幼羔羊长牙阶段,口腔黏膜娇嫩,容易引起外伤,因此,应避免饲喂带刺的草或在有刺植物的草地放牧.同时应供给营养全面、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全价饲料,日粮中适当添加食盐,以减少啃土啃墙损伤皮肤和黏膜的机会。

3 提高人们对本病的正确认识,发现本病后不要以为是简单的口炎而忽视它,要作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 发生疫情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消毒措施 :除了必须对羊舍、场地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外,还应对病羊隔离治疗,并经常对其体表和蹄部进行清洗和消毒。

5 由于本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黏膜的损伤,因此,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在我们日常的防疫折射和疾病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注射器械和针头要严格消毒,做到一羊一针头,防止造成人为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