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的准备与处理。麦秸是栽培草菇的优质原料。麦收后将麦秸堆垛好,防止雨水浸淋霉烂。栽培草菇的麦秸最好处理成10—20厘米的小段,若没有条件处理,联合收割机抛出的整秆麦秸也可以利用。原料处理时按麦秸干重加入5%左右的生石灰粉、2%的石膏、0.1%的多菌灵、0.1%的敌敌畏杀虫剂、150%的干净水。将麦秸浸湿堆闷发酵3—5天,其间翻堆3次,堆内温度保持在65℃以上。播种前将麦秸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至用手使劲握能挤出少量水滴为宜。
2、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处理。许多场所都可以栽培草菇,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果树下、树林间等都能使草菇生长。为管理方便,通常在房间或塑料大棚内栽培。首先在大棚内挖窄沟,沟宽20厘米左右,深15厘米,长度不限。在沟内撒施生石灰粉,灌干净水,喷洒0.1%的敌敌畏药液杀虫。
3、适时播种,科学管理。根据我省的气候特点,5月初至10月初草菇都可以生长。麦秸发酵好后,将麦秸填入已处理好的窄沟内,用手或木板将麦秸料压实压平。在麦秸料最上层撒少量干麦麸,用量为麦秸干重的3%—5%,再在上层撒一层草菇菌种,用种量为麦秸干重的5%—8%。播种后将菌种和料面充分结合,上面覆盖一层报纸或地膜,保持料面潮湿。播种后保持环境温度在25℃—32℃,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50分钟,料面干燥时喷少量的清石灰水。一般7—10天即可在畦床的四周见到幼菇出现。
4、调控环境,适时采菇。当幼菇长出时,将畦床的覆盖物去掉,增加菇场内环境温度。根据气温变化每天多次喷水,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要加强通风,待草菇长成鸡蛋形而又未破膜时及时采收。因草菇生长速度较快,每天应采菇1—3次。采收后将鲜菇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一般情况下,种一期草菇可采收2—3茬菇。
上一篇: 怎样防治荷兰豆褐斑病?
下一篇: 栾树的主要价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