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后的管理。青椒喜温喜水喜肥,但又怕高温多雨大肥,所以要科学管理。当气温超过30℃,光照强度大于3万勒克斯时,就要进行遮阳管理,即罩遮阳网、盖塑料膜或支凉棚,以防病毒病和日灼病。青椒平作,必须在高温来临之前达封垄水平。如果与玉米等高秆作物套种,应以两行玉米、4行青椒的形式套种,这样既能满足玉米对强光的需要,又对青椒生长有利。
1.缓苗前后的管理。青椒缓苗前,以保温保湿为主。如无地膜覆盖,可进行中耕,以提高地温。当心叶开始生长或有新根出现时,则证明已经缓苗。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只有在干旱时浇小水。当门椒长至3厘米大小时,结合中耕进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大粪干粉2千克、尿素10千克。在培土后浇水,以水洇湿垄台为宜。对于覆盖地膜的可采取膜下暗灌,随水施肥。
2.露地栽培管理。在封垄前,要结合施肥进行培土保根,争取在高温来临之前达到封垄水平(可通过追肥浇水,促进茎叶生长)。追肥要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以促进秧棵健壮成长,也可在开花期用浓度为15×10-6的2,4-D蘸花,以防止落花落果。
3.开始采收后的管理。门椒采收后,要及时浇小水,以促秧攻果,但要注意防止积水防涝。夏天热雨过后,必须及时浇井水,以降低土温,保证根系正常生理代谢。此外,在高温季节,应早晚浇小水,在气温高于30℃时,夜晚也应浇小水,以利降低土温。此外,要进行叶面喷肥,比如喷施0.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等,都可促进植株加快生长及开花结果。
4.注重秋管,以促高产。高温多雨季节过后,为促进第二次结果高峰,应及时追肥浇水,并要进行整枝、打杈、摘叶等植株调整,剪掉内膛枝和老病残枝,以打开风光的通路。在3级分枝以上留2叶进行打尖,摘掉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同时,还应再一次培土,以促发新根和防倒伏。
上一篇: 黑木耳栽培有哪些方式?
下一篇: 蜈蚣草生长适温3~9月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