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干烧心大都是由于缺水及缺钙引起的,生产上,可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1.包心期遇高温干旱天气时要及时浇水,
2.合理适量追施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注意钙肥的施入。如在心叶撒施专用氯化钙缓效颗粒剂。
结球甘蓝干烧心和大白菜干烧心病因一样,过去多认为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水溶性钙,营养失调造成的。现在研究和多年实践验证表明是由于土壤中活性锰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一是在整地时施用含有锰、钙等微肥。二是分别在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喷施0.7%硫酸锰,每亩次用水量50公斤。
1 干烧心发生原因
相关研究报道认为,干烧心是由于植株体内钙代谢失调和钙缺乏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甘蓝莲座期以及结球期,一般外叶无明显症状,但心叶叶缘出现半透明水浸状,随后叶缘褐变干枯,呈干纸状,该病害在甘蓝贮藏期间,会进一步发展,甚至腐烂。
1.1 品种
干烧心抗性与品种本身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不同品种抗干烧心能力有着明显差异, 研究表明,干烧心抗性表现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 宁波地区用于脱水加工种植的传统甘蓝品种京丰 1 号,由于常年种植,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各大甘蓝种植基地干烧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年份的发病率甚至达到 80%。
1.2 土壤
土壤性质是影响干烧心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地块容易发病,慈溪作为宁波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基地,由于围涂面积比较大,一些海涂地含盐量较高,严重影响甘蓝根系对钙的吸收,干烧心的发生相对严重。
1.3 水分
甘蓝生长迅速,整个生育期需水量大,特别是莲座期和结球期,当遇上高温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土壤水分含量低,而此时叶片蒸腾量大,如果基地水分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浇水灌溉,则较易发生干烧心。 一般年份,秋甘蓝较春甘蓝干烧心发生严重。
1.4 肥料
甘蓝干烧心主要发生在莲座期和结球期,此时也是甘蓝生长的重要时期,基地生产中,人们往往一味追求高产量,盲目重施、偏施尿素及碳酸氢铵等氮肥,有研究表明,氮肥施用过量,特别是铵态氮,会增加干烧心发生率,在甘蓝结球初期以及收获前期,干烧心发生率更大,可能是由于氮过量阻碍了钙的吸收,使得迅速生长中的叶片得不到钙的供应,导致干烧心发生加剧。
2 防治措施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干烧心甘蓝品种,经过宁波地区多年多点的田间栽培试验表明,甬丰 1 号与传统品种京丰1 号相比,抗干烧心能力强,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未发生干烧心现象。
2.2 土壤改良
栽前深翻土壤,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对于盐碱化程度较严重的围涂地块可以通过前茬种植绿肥或玉米等深根性作物,降低土壤盐含量,而对于缺钙地块, 可以通过底肥增施过磷酸钙 30~50kg/667 m2,以提高土壤钙含量水平。
2.3 肥水管理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平衡施肥是关键,生长期追肥切忌偏施氮肥,莲座期追施氮肥,最好以尿素为主,尽量少用碳酸氢铵,一般施 10~15 kg/667 m2,进入结球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一般 667 m2施15~20 kg,促进植株稳健生长。 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遇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另外,甘蓝不耐涝,台风雨水期间应及时清沟排渍,避免田间积水,积水时间过长,亦会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增加干烧心风险。
2.4 叶面补钙
通过叶面喷施钙营养液可以显著降低干烧心发生的风险,特别对于缺钙土壤,效果更为显著。 叶面直接补钙,不仅能提高甘蓝产量,而且可以有效防治干烧心的发生。 从甘蓝包心初期开始,叶面喷施钙宝 800 倍液或 0.7% CaCl2+50 mg/L NAA,每隔7~10 天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效果较好。
上一篇: 黄瓜白粉虱危害症状有哪些呢?
下一篇: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