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田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其他豆类

大豆田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发生危害规律
斜纹夜蛾在我市一年发生5~6代,5月上旬开始出现一代成虫,7月进入成虫盛发期,幼虫主要危害期在7~10月。
斜纹夜蛾具有以下特性:①杂食性。斜纹夜蛾寄主很多,常危害各种叶菜类、豆类、瓜类蔬菜、多种草坪草以及棉花等,在食料缺乏时也可危害绿化苗木、水稻等植物。②暴食性。低龄幼虫聚集在一起危害,高龄虫取食量增大,常常将植物叶片吃光,仅剩下主脉或茎杆。③暴发性。斜纹夜蛾繁殖能力极强,每头雌成虫可以产3~5个卵块,每个卵块内有几十甚至几百粒卵,常常可以在几天内暴发成灾。④转移性。一是成虫可以近距离迁飞,二是2龄以上的幼虫可以在田间扩散危害,三是当食料吃光以后,5、6龄幼虫会成群结队迁移到邻近田块危害植物。⑤背光性。一是成虫常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阴暗处,夜间活动,以上半夜20~24时最活跃;二是2龄以上幼虫畏阳光直射,一般白天藏在暗处或栖息在土缝中,傍晚出来取食。
二、防治技术
在防治斜纹夜蛾策略上必须坚持采取农业防治、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是在产卵盛期前后及时摘除有卵块或有初孵幼虫的叶片,集中销毁,可以有效减少田间虫量。在识别上要掌握以下要领:卵块产在植株叶背,约有豌豆大小,略扁平,上面覆盖一层绒毛,颜色为接近枯黄色。
化学和生物防治主要是应用一些对天敌昆虫安全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药剂防治。具体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用药适期。斜纹夜蛾是一种顽固性害虫,用药时间一定要选择在低龄幼虫期。经调查分析, 9月14~15日、9月21~22日、9月30日~10月1日为防治适期。二是选准农药品种。目前防治斜纹夜蛾的主要农药有:奥绿1号、除尽、米满,这些农药都是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源类农药,对环境和天敌安全,离收获期较长的植株幼苗或园林绿化植物,也可使用农地乐或农林乐防治。以上药剂单独使用的亩用量为:奥绿1号80~100毫升、除尽40~50毫升、米满40~50毫升、农地乐、农林乐70~75毫升,在实际防治中建议混合使用或轮流使用以上农药,混合使用时要注意相应减少单剂的用量。三是注重用药方法。防治中要根据植株个体大小确定用水量,一般每亩用水量在40~60公斤为宜。根据夜蛾类害虫的特性,防治时间上应掌握在早晚用药,并适当对植株附近地表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