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种培育指幼蟹放入蟹种池培育至翌年农历惊蛰前后,规格达100~200只/千克或更大。此阶段蟹蜕壳次数7次以上,个体发育快,对饵料要求比蟹苗低。对水环境要求为适宜水温15℃~ 30℃,最适为22℃~30℃;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适宜7~9,最适7.5~8.5;可施有机肥补充水体营养盐类,水中的钙盐对蟹种蜕壳有重要作用。‘蟹种池面积宜小,一般300~1300平方米,水深0.8~1.2米,以四角为弧形,东西向长方形为好。一龄蟹种喜欢在浅水和水草丛中生活,向阳浅蓝水区水深l0~20厘米,适当种些水草。向阳面坡度l:4~5,背阳面为1:2~3,池坡阶梯状,每层宽20~ 30厘米。池内放置一些碎砖、瓦片、缸块等作为蟹穴,穴长30~50厘米,穴内种适量水草。蟹种池应清整、曝晒和消毒。
分级放养。将蟹苗种池分暂养池(蟹苗池)、一级池、二级池、 三级池。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l%,20%~25%,约25%,约 50%。其中后三级为蟹种池。池四周有防逃墙。密度一级池每 667平方米放规格0.5克左右蟹2.5万~3万只;二级池放养体重 5克左右的蟹种,每667平方米放l万~l.2万只;三级池放规格15~20克蟹种,每667平方米放0.5万~0.6万只。幼蟹在养殖池问收获时,可采用流水刺激法、人工捕捉法、饵料引诱法。
饲养管理。投饲要均匀,日投饲2次,上午8~9时、下午5~ 6时各l次。饲料鲜度要好。以动物性饵料如贝类、杂鱼、螺蚌等为主的,日投饲量为蟹总体重的3%~4%;人工配合料为主则为蟹总体重的2%。人工配合料要增加钙质和含蜕皮激素的物质。
水质管理。春、秋两季以水深40厘米为宜;夏季每5天换水 1次,每次换水占1/2池水量,应先排后进。冬季水体深,可保持水温相对稳定。还应经常清除残饲,捞除死蟹种,搞好防逃。
蟹种培育指幼蟹放入蟹种池培育至翌年农历惊蛰前后,规格达100~200只/千克或更大。此阶段蟹蜕壳次数7次以上,个体发育快,对饵料要求比蟹苗低。对水环境要求为适宜水温15℃~ 30℃,最适为22℃~30℃;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适宜7~9,最适7.5~8.5;可施有机肥补充水体营养盐类,水中的钙盐对蟹种蜕壳有重要作用。‘蟹种池面积宜小,一般300~1300平方米,水深0.8~1.2米,以四角为弧形,东西向长方形为好。一龄蟹种喜欢在浅水和水草丛中生活,向阳浅蓝水区水深l0~20厘米,适当种些水草。向阳面坡度l:4~5,背阳面为1:2~3,池坡阶梯状,每层宽20~ 30厘米。池内放置一些碎砖、瓦片、缸块等作为蟹穴,穴长30~50厘米,穴内种适量水草。蟹种池应清整、曝晒和消毒。
分级放养。将蟹苗种池分暂养池(蟹苗池)、一级池、二级池、 三级池。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l%,20%~25%,约25%,约 50%。其中后三级为蟹种池。池四周有防逃墙。密度一级池每 667平方米放规格0.5克左右蟹2.5万~3万只;二级池放养体重 5克左右的蟹种,每667平方米放l万~l.2万只;三级池放规格15~20克蟹种,每667平方米放0.5万~0.6万只。幼蟹在养殖池问收获时,可采用流水刺激法、人工捕捉法、饵料引诱法。
饲养管理。投饲要均匀,日投饲2次,上午8~9时、下午5~ 6时各l次。饲料鲜度要好。以动物性饵料如贝类、杂鱼、螺蚌等为主的,日投饲量为蟹总体重的3%~4%;人工配合料为主则为蟹总体重的2%。人工配合料要增加钙
上一篇: 什么是龙眼鬼帚病?
下一篇: 小尾寒羊关节炎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