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池塘养殖黄颡鱼在池塘准备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他水产

池塘养殖黄颡鱼在池塘准备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池塘主养黄颡鱼   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   1.池塘条件   ①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密度较高,常因池塘水体溶氧量偏低,水质较易恶化,引起鱼浮头和大量死亡等现象。有条件地方能经常加注含氧量高的新水既能改善池塘水质,又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生长。   ②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最好选择池塘出水口处底部比其它地方深10%~20%的池塘为宜,主要便于商品鱼干塘捕捞和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实践证明,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不能太厚,10cm左右即可,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等。   2.放养密度   池塘主养黄颢鱼放养密度与鱼池条件、环境因素、鱼种规格、饲养水平、水源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在长江以南地区每亩放养量为2cm体全长苗种为8000 ~10000尾,全长3cm的放养量每亩为6000~9000尾,4~5cm体全长放养量每亩为4000~6000尾。待放养的黄颡鱼生长到体长约7~8cm长时,水质已开始变肥,此时每亩投入鲢、鳙鱼200尾左右,其规格为2~3寸,同时施撒天时好乳酸菌水剂,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当年的苗种可养成规格为100~150g的商品鱼。亩产量可达300~400kg,或800kg以上(池塘条件及饵料理想)。   池塘条件、水源及增氧设备较好的,可增大放养量50%~100%。   3.饲料与投喂   主养黄颡鱼成鱼的饲料,有纯动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类,依据各地的资源情况而定。   (1)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等,这些饲料是黄颡鱼喜食的,但来源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方资源较丰富,有的地方则比较有限。一般多数饲养者将小鱼虾通过加工绞碎成鱼浆直接投喂,有些地方小杂鱼虾绞碎成浆后用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后投喂。其方法,首先将干粉状的饲料混合好备用,标准为:鱼粉10%、黄豆粉30%、玉米粉10%、三等面粉25%、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合剂各占1%。投喂时在鱼饲料中添加天时好乳酸菌水剂,搅拌成团状即可使用。   (2)人工配合饲料:黄颡鱼商品鱼配合饲料营养需要标准为,粗蛋白质为38~40%、脂肪7~9%、碳水化合物为20~23%、纤维素5~6%。黄颡鱼商品鱼饲料的动物原料有:鱼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血粉、菌体蛋白粉、酵母等,植物性原料有:黄豆饼、棉籽饼、玉米和小麦粉等等。饲料经粉碎后按配方加工成直径为1.5~2mm颗粒,加工后干贮备用。其成鱼饲料配方:鱼粉28%、羽毛粉5%、肉骨粉5%、血粉8%、饲料酵母5%、黄豆粉14%、玉米粉3%、植物油2%、小麦粉20%、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添加剂2%。鱼饲料里需混合天时好有益菌菌剂帮助消化和节省饲料。   (3)投喂饲料:投饲是饲养中关键技术.所谓科学投饲法,就是要根据饲养鱼类品种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节投喂量、投喂时间以及投饲的种类,既要均衡地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要恰到好处地充分发挥饲料最大的利用率。最好采用驯化方式象鲤、草、鲫鱼一样在水面成群摄食。一般当水温为10~15℃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5% ~1.8%;当水温为15~20℃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 ~2.5%;当水温为20~35℃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 ~5%。   4.饲养日常管理   池塘日常管理工作必须精心细致,经常持久。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投喂饲料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及其鱼病防治等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