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坚黒穗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粘结着。
该病系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每年大麦收获脱粒时,散出的冬孢子粘附在麦粒上,播种后,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分成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近隔膜处产生一个担孢子,由担孢子萌发产生次生小孢子。小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不同性别的菌丝结合形成双核侵染菌丝,从大麦幼芽鞘侵入,后进入生长点,菌丝体随麦苗生长向上扩展。大麦抽穗前,病菌为害花器或种子,又形成大量冬孢子,出现病穗。这时湿度适宜,部分孢子很快萌发,用先菌丝侵入颖壳及种皮内,潜伏在其中越夏或越冬。
(来源于360百科)
上一篇: 洋姜有什么营养价值?
下一篇: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外用药物与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