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病、黄化病的辨别和防治
矮牵牛花叶病在矮牵牛栽培地区均有发生,感病植株的叶片上先有花叶和斑驳症状,颜色有深有浅,常伴有叶卷曲生长势减弱、花畸形变小等现象。
引起矮牵牛花叶病的病原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一般由蚜虫传播,而烟草花叶病毒主要是通过种子、土壤及栽培作业时接触传染。气温28-30℃发病最盛,6-7月份若少雨干旱则容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着重杜绝接触传染,在栽培作业中接触感病株的上具、手指受注意消毒。工具和播种用的种子用10%漂白粉处理20分钟,可起到一定杀毒效果。(你知道吊兰的作用吗?)
.被病毒污染的土壤用溴甲烷30克/立方米消毒,可以使病毒失去活力。
.养护温室应禁止吸烟。
.生长季节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同时注意消灭传毒昆虫一蚜虫。
矮牵牛黄化病是由病原为娄菌质体( MLO)引起的一种病害。菌体为80-800毫微米不等的球形体,壁厚为8毫微米。它可侵害矮牵牛的杂交种。感病植株表现花叶症状,节间增生,细弱,多分枝,黄化,花畸形,丛生。黄化病又称节间病,扫帚病。类茵质体由叶蝉做为介体向外传播,嫁接也可以传染。
.防治方法
.要随时拔除病株,可疑病株要进行隔离栽植管理,病残体
和病株均要销毁.不能留在种植区内。
.严格防除叶蝉,以免病害扩大蔓延。
一、花叶病:绿色叶面上具深绿、浅绿、浅黄、黄白等相间的斑块(或斑纹)。如山茶花叶病、月季花叶病、一串红花叶病、美人蕉花叶病、唐菖蒲花叶病、郁金香花叶病等,由各种花叶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害通过蚜虫、摩擦及嫁接等方式传播。防治方法:1.及时防治蚜虫等传毒介体;2.病株不宜作繁殖材料,应及时销毁;3.药剂防治:可选用TS可湿性粉剂、植病灵乳剂、病毒A、病毒净、83增抗剂、抗毒剂一号、抗病毒可湿性粉剂、菌毒清、弱毒疫苗N14、卫星核糖核酸S52、植物病毒钝化剂—912等.
二、黄化病:指叶面均匀地变为黄白色,其根据病原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化病与病理性黄化病。
(一)生理性黄化病:该病病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多发生于北方地区栽培喜酸性花卉如杜鹃、栀子、八仙花、茉莉等时新叶发黄,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此外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此类病害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一般不需用药。
(二)病理性黄化病:这是一类由类菌原体(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翠菊黄化病、天人菊黄化病、菊花黄化病、飞燕草黄化病等。病理性黄化病与生理性黄化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传染性而后者无,前者在发生黄化症状时常常伴随丛枝现象(不定芽增生变多成“扫帚状”)发生。防治方法:1.及时防治叶蝉等病源传播介体;2.改进繁殖方式,避免通过嫁接等方式传播;3.采用无毒母株繁殖;4.药剂防治:采用四环素等药剂治疗。
上一篇: 野兔中暑症状和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