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茄子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主要症状
茄子苗期发病少,成株多在坐果后开始出现症状,以结果初期发病最盛。多由植株下、中部开始出现症状,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褪绿变黄,随后逐渐变为褐色,叶片边缘向上卷曲,最后干枯脱落。发病初期,病株在晴天高温时出现萎蔫,早晚尚能恢复,病重后不再恢复,直至病株枯死。有的植株从一侧枝叶表现症状,并向上扩展,引起半边植株叶片变黄,或半张叶片变黄,并向一侧扭曲。该病后期易与茄子枯萎病混淆,需检测病原菌方可区分。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有枯死型、黄斑型、黄色斑驳型3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症状类型,均为全株性病害,剖检病根、茎、分枝及叶柄,可见维管束变褐色,挤捏各断切面无乳白色状混浊液渗出,可与青枯病区别。
二、防治方法
茄子黄萎病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病害,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早熟、耐低温的品种抗黄萎病能力强。近几年来,我市淘汰了抗病性差的本地品种(如本地红茄),大力推广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杭茄1号、杭茄3号等)。
(2)轮作 与葱、蒜等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如我市大桥乡十八里村农户,实行大棚茄子(冬、春)--单季晚稻的栽培方式,每年黄萎病的发生很轻。
(3)嫁接防病 用托鲁巴姆、毛粉802等材料作砧木,防病效果较好。
(4)甲醛高温闷棚灭菌 对连年种植茄子(番茄)的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利用塑料大棚的夏季休闲期,选择连续高温天气,土壤深翻后于傍晚用水浇透,第二天早上喷施40%甲醛液。具体用法:每个标准大棚(6m×30m)甲醛用量为1.5~2.0kg,加水25kg均匀喷雾,喷后立即覆盖地膜或大棚薄膜,密封10~15天,注意千万不能漏气。我市许安村农户近两年采用此法已有效地控制了黄萎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茄子是喜温、耐热、喜肥又耐肥的作物。因此,一要做好大棚内的保温工作;二要做到科学施肥,苗期足施磷肥和腐熟的有机肥,开花结果期增施钾肥和氮肥,同时在棚室内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解决大棚内缺少二氧化碳对产量的影响,门茄采摘后及时追肥以及喷施1.8%爱多收水剂4000~5000倍液、绿芬威2号800~1000倍液等叶面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2.药剂防治
(1)药液浸种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h,然后催芽播种。
(2)育苗苗床(营养钵)施药土防治 苗床整平后,每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g,拌细土撒施于畦面,再播种。
(3)及时施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治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0.5kg,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严重的病株要及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