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绦虫病流行病学特点本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鸡或者带虫鸡,健康鸡经口感染。
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但以25~4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常为几种绦虫混合感染。由于本病的中间宿主分布面广,因而导致本病具有广泛的分布性。中间宿主有蜗牛、蚂蚁、家蝇、金龟子、步行虫等甲虫,它们吞食随粪便排出的绦虫孕卵节片或虫卵后,节片和卵壳被消化,六钩蚴逸出并钻入它们的体腔内,约经2~3周发育形成似囊尾蚴,鸡吃到带有似囊尾蚴的这些中间宿主而感染,似囊尾蚴用吸盘和顶突附着于宿主肠壁上,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二、临床特征及剖检变化
临床常见粪便稀且有黏液,粪便中常能看到米粒大小的白色节片,可以蠕动,鸡食欲下降,饮水增多。严重时可见行动迟缓,羽毛蓬乱,头颈扭曲,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最后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初期可见小肠黏膜肥厚、出血或溃疡结节,刮取黏膜镜检可发现绦虫头节。成虫寄生时外观肠道明显变粗,小肠粗细不均。肠内壁有时可见直径8~10mm溃疡,并可在肠腔中发现绦虫成虫。
四、常用防治技术
1.常规预防技术:及时清除鸡舍内粪便,运到指定地点并实行堆积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杀死粪便中的虫卵,防止病原扩散而污染环境;清除鸡舍周围环境中的污秽物,并用杀虫剂喷洒,消灭中间宿生;实行笼养,鸡舍采取防蝇措施;定期检查鸡群,及时治疗病鸡,对成年鸡进行定期驱虫。
2.药物防治技术。防治绦虫病的特效药物是吡喹酮。绦虫病发生时,可用2%的吡喹酮预混剂按0.2%的比例拌料,集中于下午的次性投喂,第二天早晨把粪便清理干净。在夏季每一个月按预防量拌料一次。
一、预 防。由于鸡绦虫在其生活史中必须要有特定种类的中间宿主参与,因此预防和控制鸡绦虫病的关键是消灭中间宿主,从而中断绦虫的生活史。集约化养鸡场,采取笼养的管理方法,使鸡群避开中间宿主,这可以作为易于实施的预防措施。使用杀虫剂消灭中间宿主是比较困难的。
1、经常清扫鸡舍,及时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工作。
2、幼鸡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后采用全进全出制。
3、制止和控制中间宿主的孳生,饲料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如在流行季节里饲料中长期添加环丙氨嗪(一般按5克/吨全价饲料)。
4、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建议在60日龄和120日龄各预防性驱虫一次。
二、治 疗。当禽类发生绦虫病时,必须立即对全群进行驱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以下几种。
1.硫双二氯酚(别丁,Bithionol),鸡每公斤体重150~200mg,以1:30的比例与饲料配合,一次投服。鸭对该药较为敏感。
2.氯硝柳胺(灭绦灵,Niclosamide),鸡每公斤体重50~60mg,一次投服。
3.吡喹酮(Praziguentel),鸡按每公斤体重10~15mg,一次投服,可驱除各种绦虫。
4.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um),鸡按每公斤体重10~20mg,一次投服。
上一篇: 虹鳟鱼的体型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西红柿应该在几月份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