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螟虫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

水稻螟虫综合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防治水稻螟虫,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水稻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注重抓好螟虫危害“桥梁田”和越冬代螟虫防治,以压低基数,控制螟害率;因地制宜地推广抗螟品种和深水灭蛹、早稻稻草及时处理等栽培治螟措施;大力推广灯光诱杀技术;推行稻鸭共生、保蛛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

2、在药剂防治上,应推广与合理使用安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治螟对口农药。防治二化螟推广Bt乳剂、氟虫腈与三唑磷微乳剂、敌百虫、阿维菌素等药剂现混现用,争取大面积一代一次用药防治过关。防治三化螟可选用氟虫腈加敌百虫、毒死蜱、三唑磷混配,并及时做好后续防治。提倡不同药剂合理轮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禁止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下稻田。氟虫腈在使用中要确保一季水稻上最多使用一次。

3、坚持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防治分蘖期二化螟,当枯鞘株率达3%时用药防治;防治穗期二化螟,当上代亩均残留虫量500条,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时,在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防治三化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第一次药;防治三化螟枯心,凡亩均有卵块40块以上均应列为防治对象田;在三化螟重发区,水稻破口期与卵块孵化期吻合的稻田,均需用药防治一次。

建议坚持“治早、治小,达标防治”的策略。由于目前所有药剂对高龄虫效果均较差,因此须掌握在水稻螟虫卵孵化盛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

由于螟虫在危害水稻中,由于孵化期的不一致,就会出现一龄、二龄、三龄虫同时出现在一块田里乃至同一株水稻上。这样只有胃毒,或者触杀的特点的杀虫剂就失去了一部分作用。(二龄、三龄虫在水稻心杆内)往往我们在喷药后去拨开茎秆发现虫没有死就是这个原因。

目前市场上杀螟虫的药剂很多。特别是阿维菌素,或者阿维与其他防治螟虫的单剂复配效果更好,要解决二龄、三龄虫在水稻心杆内的问题,就用德西螟危,杀螟虫最彻底,高渗透作用,药效持久。药剂可选择新一代六夫丁、据卷卷透、昆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