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生在苗期。病菌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土温较低(低于15~16℃)时发病迅速,土壤湿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病。在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由于营养供应紧张,造成抗病力减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而苗床保温不好,会突发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前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猝倒病:通常苗床中因高湿、低温、弱光、土质黏重不透气或施用未经腐熟的肥料引起的,表现子叶期幼茎基部溢缩成细线状,病部组织腐烂凹陷,幼苗叶片还没凋萎即成片倒伏,发展很快成片死苗,苗床高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施少量草木灰。晴天喷施75%白菌清600倍,64%杀毒矾5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
是在苗期。
上一篇: 什么样土壤适宜种植五味子?
下一篇: 茶尺蠖的幼虫期是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