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其原因一是夏秋牧草幼嫩多汁(特别是苜蓿、紫云英、三叶草等豆科牧草);二是夏秋雨量多,青草带有露水或潮湿;三是晚秋牧草受了霜冻。牛发病后出现腹痛不安,回头看腹,后肢踢腹,食欲废绝,腹围急剧膨大,叩诊呈鼓音。
发病原因
发病的患牛因为食用大量青绿多汁的饲料、豆科类牧草发酵的青草、产生霉变的粮食或误食尿素而引发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因为采食易发酵的饲料,瘤胃内饲料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臌胀,并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
本病按其病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其经过可分急性与慢性,按其性质又可分为泡沫性和非泡沫性。
原发性瘤胃臌气常因采食过量开花前的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过多的块根饲料和豆饼、花生饼,以及突然改喂青草而致病。采食雨后的青草或经霜、露、冰冻过的牧草,霉烂的或含有霉菌的干草等,也可引起瘤胃臌气。继发性瘤胃臌气,常见于食道阻塞、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前胃迟缓等疾病所致排气障碍而发生臌气。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病例的原因,是由于吃了过多的青草在瘤胃里不断地产生气体而导致腹围增大。在成年牛瘤胃内,从每日摄取饲料中通过发酵,大约产生600l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碳酸气。在正常情况下,牛把瘤胃内不断产生的气体变为嗳气吐出体外进行调节。可是当牛饱食后瘤胃过度扩张压迫,而使瘤胃壁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受阻,使特有的嗳气反射和反刍运动受到抑制。另外,平时喂给干草的牛,如果在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的含氮豆科鲜草后,会导致瘤胃内的细菌异常繁殖,在瘤胃内产生过剩的气体。因过多摄取豆科牧草而产生的气体呈泡沫性,通过嗳气难以吐出,也是成为瘤胃臌气的一个原因。
继发性病例主要见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网胃或食道沟因异物导致的炎症、因调节胃蠕动的迷走神经发生障碍所致的消化不良、食道梗塞以及食道狭窄等情况下,使嗳气反射不能正常进行时,往往反复引起轻度或中等程度的气体蓄积。继发性瘤胃臌气多发于6个月龄前后的犊牛和圈养的育成牛。
原因多是采食了大量易发酵性的饲料所至。
上一篇: 普通玉米籽粒中的淀粉什么淀粉?
下一篇: 冬季里用什么办法可以不排放冷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