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秋作物受涝害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其他禾谷类

秋作物受涝害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秋作物受涝害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洪涝灾害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比如玉米,涝灾发生越早,受害越严重;被淹时间越长,造成的减产越明显。一般情况下,玉米水淹1天,可减产8%;水淹4天,可减产22%。为减轻涝灾对秋作物的危害程度,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受涝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1、开沟排水。秋作物苗期和成熟期尤其怕涝,遭遇连阴雨灾,田间积水过多的农田,应及时开沟排尽积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2、查田补栽,确保全苗。农田积水时间长,易出现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不影响产量,要及时进行查田补栽。采取就近借苗带土移栽为好,移栽时要带土带水,确保成活。
3、中耕除草。对受涝渍危害较轻的农田,要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墒,除去杂草,一般要求做到三次中耕。根据秋作物生长情况,结合第三次中耕进行培土,防倒伏。
4、及早追肥。应结合中耕追施提苗肥,促进苗情转化。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也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有机营养液面肥料。
5、防治病虫害。秋作物生长期内若高湿天气持续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应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