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那么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推广作物秸秆“厘米级”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即玉米秸秆粉碎长度要低于10厘米,最好在6-8厘米,否则耕翻时容易造成覆盖不严,不利于腐解等。
2、掌握科学的翻压时间。土壤水分含量的过多过少和温度的过高过低,都会对微生物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秸秆的腐解。田间持水量在60%-70%,温度在28-35℃范围内,秸秆有最大的分解率。因此,秸秆还田应该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因为这一时期玉米秸秆仍有较高的含水量,秸秆养分含量较高,收获时气温也较高,及时翻耕深埋利于迅速腐解。同时,由于新鲜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往往抑制种子发芽和前期生长。尽早翻压,以尽可能减轻对下茬作物的负面影响。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应施入适量的石灰,以30-40公斤/亩为宜。
3、注意增施速效氮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陡增,一般要增加一倍左右,而微生物分解碳素,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若不及时增施氮肥,就容易导致土壤中氮素不足,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甚至造成减产。因此,秸秆还田时应及时增施氮肥,既满足加速秸秆腐解,又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尤其是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前1-2年必须配合增施氮肥。根据秸秆还田量的不同,一般每亩增施尿素5-10公斤。对于缺磷钾或缺硫的土壤,还应该补施适量的磷钾肥和硫肥。
4、掌握秸秆还田的数量。秸秆还田的数量可根据土壤状况而定。在较瘠薄的土壤上,施肥量不足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数量不宜多,一般每亩200-300公斤(干重)为宜。在较肥沃的土壤上,施肥充足的条件下,还田数量可达400-500公斤(干重)。还田后要及时耕翻,使秸秆残体分散均匀并与土壤充分混合。要求耕翻25cm以上,耙平并加重镇压,避免出现翘虚现象。
5、加强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秸秆还田后病虫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未腐熟的秸秆可供其取食和繁殖。秸秆上的病原菌和玉米螟等虫卵,也会进入土壤中,增加越冬基数。因此,在将秸秆施入土壤之前,可用50%百菌清500倍加50%辛硫磷1000倍喷洒秸秆,以减少病原菌和虫卵残留量。
上一篇: 一吨有机肥等于多少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