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薯瘟病又名甘薯细菌性萎蔫病、烂头、发瘟。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薯区,是甘薯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病菌从植株伤口或薯块的须根基部侵入,破坏组织的维管束,使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叶片青枯垂萎。早期感病的植株,一般不结薯或结少量根薯,后期感病时根本不结薯。
甘薯薯瘟病
甘薯薯瘟病的防治:严格检疫,搞好病情调查,划分病区,禁止疫区薯(苗)出境上市销售;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抗病品种,如湘薯7555、闽抗329等;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或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但不要和马铃薯、烟草、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
甘薯瘟病又称甘薯细菌性萎蔫病、烂头、发瘟,是我国南方甘薯生产上危害极大的病害,也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危害程度变化很大,一般发病轻者减产20%-30%,重者达70%-8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给甘薯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该病是一种细菌性根茎维管束枯萎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致病力,可浸染幼苗、成株和薯块。病菌从植株伤口或薯块的须根基部侵入,破坏组织的维管束,使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阻,叶片青枯垂萎,表现萎蔫症状和腐烂。拔起病株检视基部,可见其变褐湿腐,皮层下维管束亦变褐色,挤捏切口,常有淘米水状混浊液渗出(菌脓)。薯块染病,其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薯终致腐烂。防控措施如下:
(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发生区种薯、薯苗向外调运,防止病害的扩散。
(2)因地制宜,选用抗病高产良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整治排灌系统,实现排灌分家,切勿浸灌和串灌,以防止水流传病,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体烧毁。
(4)实行轮作。与旱地作物轮栽宜3年以上,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与水稻轮作1年就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 辣椒根部腐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一篇: 菊花如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