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 蜜蜂的种类有哪些,该如何区分?

蜜蜂的种类有哪些,该如何区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欧洲黑蜂个体较大,腹部宽,覆毛长,绒毛带窄而疏,几丁质呈均一的黑色,少数腹节背板第2节~3节有棕黄色小斑,但不具黄色环带。性情暴躁,好螫,怕光,提脾检查时,乱动且常处于激怒状态。越冬性能强,育虫能力弱,分蜂性弱,采集勤奋。易感染幼虫病,易遭受蜡螟害,但抗孢子虫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强于其他蜂种。春季发展稍慢,可达中等群势,仲夏才可成为强群。蜜房封盖呈干型或中间型。按劳动分工个体介绍如下: 雄蜂:腹部绒毛呈棕黑色,有时黑色。 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 工蜂:体长13.5毫米左右,背板黑色,腹部粗壮,少数腹节背板第2节~3节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胶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 生产性能 欧洲黑蜂产卵力比意蜂弱,培育力不强,在春季群势发展较缓慢。分蜂性弱,夏季以后可形成强大群势。采集力很强,对夏秋蜜源的采集强于其他蜂种。

高加索蜜蜂 高加索蜜蜂,简称高蜂,在分类学上属于蜜蜂科,蜜蜂亚科,蜜蜂属,西方蜜蜂种,原产于高加索中部的高山谷地。 分布地区 高蜂主要分布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地山区。 主要特征与特性 高蜂的体形、大小及绒毛等都和卡蜂非常相似。吻很长,达7.2毫米,但对红三叶草的采集能力不够理想,几丁质黑色,通常在第一腹节上有棕色斑点,在原产地没有纯一的颜色,通常工蜂绒毛为浅灰色,腹部背板黑色,第1背~2背板有棕黄色斑。蜂王腹部背板有黑色和褐色环节两种,绒毛灰色。雄蜂腹部背板黑色,胸部绒毛黑灰色,个体粗壮,肘脉指数中等。高蜂性情温驯,不怕光,育虫积极,分蜂性较弱,维持较大群势,善于采集树胶,抗螨性能较差,易迷巢,盗性强。在北部地区越冬困难。高蜂较卡蜂产蜜量低且易患孢子虫病,故该品种除可用于实验外,一般不被保留。其蜜房封盖为湿型。 生产性能 在同等群势情况下,高蜂产蜜量高于意蜂,正常年在椴树蜜期15框蜂的群势,群产蜂蜜80千克左右;产王浆量、产花粉量均低于意蜂,群产花粉2.5千克左右。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等杂交后,可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塞普路斯蜜蜂 塞普路斯蜜蜂,简称塞蜂,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普路斯岛上。 主要特征与特性 塞蜂表型为醒目的橙黄色,性情凶暴异常。其蜂王腹部为浅黄色,每节背板都有一条新月形的黑环,产卵力强,分蜂性弱。其工蜂个体较意蜂小,腹部背板前3节呈橙黄色,其上各有一条黑色环带,腹部背板后3节为黑色,腹部腹板除最后两节外,通常呈鲜明的橙黄色。 苏威拉西蜂 苏威拉西蜂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威拉西群岛和菲律宾。 主要特征与特性 苏威拉西蜂体形比当地的东方蜜蜂稍大,唇基和足略带黄色,工蜂体长约11毫米,体色也较东方蜜蜂浅。穴居,营造复脾,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

沙巴蜂 沙巴蜂,亦称红色蜜蜂,仅分布于加里曼岛,该岛北部属马来西亚的沙巴州、沙劳越州和文莱国,南部属印度尼西亚。 主要特征与特性 沙巴蜂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与东方蜜蜂相似,但较农村信息网版权所有东方蜜蜂中的印度蜜蜂个体略大。其工蜂体色为红铜色,腹部背板基部第1节~6节各具一条宽而鲜明的银白色绒毛带,在吸蜜腹部膨胀时,明显可见;在洞穴内营巢,造复脾。

绿努蜂 绿努蜂仅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 主要特征与特性 绿努蜂工蜂体长10.5毫米左右,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当地又称“黑色蜜蜂”,其鉴别特征为后腿从基节到跗节末端呈棕色,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当胡蜂接近巢口时,守卫蜂腹部上举,臭腺外露,而东方蜜蜂不暴露臭腺。雄蜂体重107.2毫克,储精囊内精子数130万。可以驯养为饲养蜂种,也是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 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是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协作选育的蜂蜜、蜂王浆双高产意蜂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