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杆的利用,养牛业得到迅速发展,不断涌现了一批相当规模的肉牛养殖场。但大部分养殖场都是规模大、标准低,饲养管理粗放。下面我根据《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就如何创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坛点体会:
一是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1、场址不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明令禁止区域,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土地使用规划。
2、必须具备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3、必须具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证明;并按照农业部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养殖档案。
4、必须年出栏育肥肉牛3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
二是具体建设内容(创建标准):
(一)选址:养殖场必须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地、距离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厂、交易场所500米以上;场址地势需高燥,通风良好、背风向阳。
(二)基础设施:必须水源稳定,并有水质检验报告并符合要求;有水贮存设施或配套饮水设备。电力供应充足有保障。交通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
(三)场区布局:场区与外环境必须隔离,场区内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完全分开,布局合理;肉牛育肥场有育肥牛舍,有运动场。或者母牛繁殖场有单独母牛舍、犊牛舍、育成舍、育肥牛舍,运动场。
(四)净道和污道:净道、污道要严格分开。牧场必须有放牧专用牧道。
(五)牛舍与饲养密度:牛舍须为有窗封闭式或半开放、开放式。舍内饲养密度必须为每头≧3.5平方米。
(六)消毒设施:场门口要设有消毒池,人员更衣、换鞋室和消毒通道,场内有行人、车辆消毒槽。配备相应的环境消毒设备。
(七)养殖设备与设施:1、牛舍内要有固定食槽,运动场或犊牛栏设有补饲槽。2、牛舍内有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运动场设有饮水槽。3、有全混合饲料搅拌机、铡草机。4、有足够容量(3立方米/头)的青贮设施,或有足够容量(2吨/头)的干草棚库。
(八)辅助设施:场内有档案室、兽医室、人工授精室。有装牛台,有地磅秤。
(九)饲料供应管理:使用精料补充料,有粗饲料供应和采购计划。或牧场实行划区轮牧制度、季节性休牧制度、建有人工草场。
(十)疫病防治制度:有消毒防疫制度、有口蹄疫等国家规定的疫病免疫接种计划,并记录完整;有预防、治疗肉牛常见病规程;有兽药使用记录,包括适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
(十一)生产记录: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并上墙。肉牛育肥场购牛时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牛群周转(包括品种、来源,进出场的数量、月龄、体重)记录,记录完整。母牛繁殖场有配种方案和母牛繁殖记录(包括品种、与配公牛、预产日期、产犊日期、犊牛初生重),记录完整。有完整的精粗饲料消耗记录。
(十二)档案管理:牛群的周转、疫病防治、疫苗接种、饲料采购、配种繁殖、兽药使用、人员雇佣等档案资料保存完整。 (十三)人员配备:有1名以上经过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培训的技术人员并持证上岗。
(十四)粪污处理:有固定的牛粪储存、堆放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有沼气发酵或其他处理设施,或采用农牧结合方式做有机肥利用。
(十五)病死牛处理:配备焚尸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牛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方式处理。
(十六)生产水平:育肥场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在1.2kg以上,母牛繁殖场或牧场的母牛繁殖率达到80%以上,犊牛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只有达到以上条件,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所要求的“五化“标准”(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上一篇: 花生的根腐病怎样防治?
下一篇: 怎样选择蜂具?